麻烦不断的中毅达,如今再度迎来更大的麻烦。3月22日晚间,中毅达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内容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今年1月,因在2015年虚增收入和利润,中国证监会已向中毅达下发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涉及人员进行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了解到,早在去年四季度,上海证监局9位工作人员已到过中毅达,似乎是对公司进行了解与调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陷麻烦的中毅达(600610.SH),将再度迎来另一个麻烦。
3月22日晚间,中毅达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号为沪调查字2018-1-008号的《调查通知书》。
尽管并未披露遭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此次监管层聚焦的问题或牵涉中毅达的关联交易等问题。
今年2月,中毅达曾披露接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函件中直指公司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问题。
自去年6月股东大会出现“乌龙”事件以来,中毅达连续爆出实控人谜团、多位董监高弃权应对财报等众多事件,其原实控人何晓阳“隐匿式担保”问题更被监管“看穿”,成为市场的反面教材案例。如今,中毅达再度遭遇监管层立案调查,未来走向如何将更加难以预测。
麻烦缠身难解
前身为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毅达,直到2014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才涉足如今的园林绿化行业,但主营业务的变化却并没有为公司带来质的改变,相反在近两年来还一直麻烦缠身。
故事真正的开端,也许要从2017年的6月1日开始说起。
彼时,由于多位高管辞职,中毅达召开了2017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增选两位董事会成员和《关于修订规则议案》的议案。但这次股东大会在召开过程中最终出现“乌龙”事件,中毅达控股股东大申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申集团”)法定代表人张秋霞不仅否认审议的议案,公司事后也表示联系不上大申集团实控人何晓阳。
但意外的是,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却有另一位持有大申集团授权委托书的大申集团人员到场参与。不过这位人士虽然持有授权委托书,且授权委托书也被加盖了大申集团公章及受托人签名,却并未有大申集团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即张秋霞的签名)。
由于张秋霞与上述大申集团人员均存在身份瑕疵,因此均未能成功参与该次中毅达的股东大会。
这一“乌龙”事件成为了随后监管层的突破口,在连续问询之后,中毅达终于公告表示,大申集团逾五成股份已被何晓阳质押给另两家公司,并签署了委托行使股东权利的不可撤销授权书。由此,中毅达的实控人成为一个谜团,直到现在也未完全解开。
与此同时,去年6月中毅达更连续被媒体爆出涉嫌财务造假,以及遭到实名举报,但公司在上交所的连续问询下,均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否认。
彼时,有关方实名举报称,中毅达涉及通过人为增加苗木数量、提高苗木规格等方法,至少虚增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中毅达苗木资产5-6亿元,真实的苗木资产额约为2-3亿元。
中毅达的麻烦另一方面又来自逾彼时分歧的管理层内部。去年8月,中毅达披露中报时,意外遭到四位董监高的弃权应对,原因则是无法对半年报的正确性、客观性作出判断、保证。
彼时针对这份财报,中毅达董事李春蓉曾表示,在于中毅达子公司上河建筑的业绩承诺没有出具专项审计报告,以及董事会审议通过的1亿流动资金借款用途没有披露;张伟则认为,由于中毅达2016年年报即存在错误,因此今年半年报的数据在未经审计情况下,自己无法判断报告的客观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毅达2016年年报财务数据错误一事,为其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空白表格,且有前后文矛盾的地方。比如,财报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的上期发生额与表格中数据不一致等。这一年报也随之招来上交所的严厉问询。
此后的去年三季报中,中毅达多位董监高亦再度进行了弃权表决。
种种因素之下,连公司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亚太事务所”)都看不下去,在中毅达已经决定续聘其为公司审计机构后,亚太事务所却主动在今年1月中旬表态,拒绝了继续作为中毅达审计机构的要求,理由则是“亚太事务所2018年审计工作繁忙,审计人员有限,无法及时完成公司2017年度财务及内部控制年报审计工作”。
立案调查或涉关联交易
连续的麻烦不仅最终没有迎来解决,中毅达更遭到了监管层的立案调查。
3月22日晚间,中毅达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编号为沪调查字2018-1-008号的《调查通知书》。
中毅达并未披露此次遭到立案调查的详细原因,但从过往的公告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2月6日晚间,中毅达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来自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内容涉及公司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及其风险、临时公告相关表述与事实不符等问题。
警示函中,中毅达首先被指出的是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
上海证监局称,2017年7月28日,中毅达全资子公司新疆中毅达与深圳市宏利创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宏利创”)签订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新疆中毅达向深圳宏利创采购钢筋,合同总金额1.2亿元。但经过监管调查后发现,深圳宏利创由自然人赵秀100%控股,并由其担任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赵秀同时担任中毅达控股股东大申集团的董事、总经理。根据相关规定,中毅达与深圳宏利创构成关联关系,上述购销行为构成关联交易。
据悉,此次交易金额占中毅达2016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0.32%,但中毅达未按规定将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也未将该交易及时披露。中毅达还在2017年11月10日的公告中称,深圳宏利创与公司不构成关联关系。
另外,中毅达开具巨额商票未披露也被上海证监局警示。此前中毅达合计向新疆中毅达开具35亿元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其金额占据中毅达2016年末经审计总资产的185.88%,占公司2016年末经审计归属 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00.79%。中毅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显示,35亿元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出票时可转让。上海证监局指出,该事项可能使中毅达依法承担大额赔偿责任,导致公司面临重大风险,但中毅达并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事项。
上海证监局还表示,中毅达临时公告相关表述与事实不符。1月18日,中毅达发布对子公司增信公告,公司部分监事对公告内容并不认同,这些否定意见未如实在公告中体现。
以上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中毅达目前所处的困境,不仅包含内部管理的混乱,似乎还很可能存在其它方面,比如财务方面的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毅达在财务上出现问题已有先例。
今年1月,证监会向中毅达下发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虚增收入和利润,多位当时涉及的高管、公司成员将遭到处罚。
具体则为,2015年7月至9月,中毅达全资子公司厦门中毅达未实施任何工程的情况下,以完工百分比法累计确认了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景观配套项目的工程收入7267万元、成本5958.94万元和营业税金244.17万元,导致中毅达2015年三季报涉嫌虚增营业收入7267万元,占当期披露的营业收入的50.24%,涉嫌虚增利润总额1063.89万元,占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81.35%。
对于这次遭立案调查,一位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上海证监局有关人员已到过中毅达,据悉当时共去了9位监管人员。
(编辑:朱益民)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