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百会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三成,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旭田 北京报道
2018-03-24 19:56

2018年3月24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北京发布了《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0.3%,比2015年提高2.8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18.9%,增速高于大多数国家。报告认为,当前数字经济正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拐点,数字经济在体系重构、动力变革与范式迁移方面正迎来一个新阶段。

报告指出,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2016年全球发达国家(美、日、德、英)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在50%左右,美国数字经济规模排在全球首位,已超1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58%。融合型数字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国家融合型数字经济占比普遍超过70%,少数国家甚至接近90%。

报告认为,中国的数字经济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大国的地位,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上。

从发展速度看,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18.9%,分别比美国(6.1%)、日本(17.0%)和英国(11.5%)高出12.8、1.9、7.4个百分点。

从产业规模看,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0.3%,比2015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重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仍显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分别比美国(58.3%)、日本(46.4%)和英国(58.6%)低28、16.1、28.3个百分点。

从增长贡献看,2016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58.7%,从2002年至2016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34.3%。

从内部结构看,2016年中国融合型数字经济占数字经济比重为77.2%,增速高达25.7%,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8.2%,增速与贡献率均创近五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省域差异。

报告认为,全国各省的数字经济可以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6个省(直辖市),数字经济规模均在10000亿元以上;第二梯队包括福建、湖北、河北、天津4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在6000亿元至10000亿元之间;第三梯队包括陕西、吉林、广西、黑龙江、贵州、内蒙古、山西、新疆8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在2000亿元至6000亿元之间;第四梯队包括甘肃、宁夏、青海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

当前,数字经济开始促使企业组织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报告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融合渗透有效降低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成本,促使企业组织模式产生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等主要基本特征。

比如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小米极致扁平化组织模式、韩都衣舍“大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模式、华为“铁三角”模式等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断涌现。

报告认为,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与范式迁移的新阶段。

在体系重构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并呈现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等典型特征,正在全方位重塑制造业的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在动力变革上,人类正在构建一个以“数据+软件”为核心的新世界:赛博空间。赛博空间的本质就是基于软件构建一套数据自动流动的规则体系,把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知识转变为决策,以数据流不断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动能。

在范式迁移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在经历了以牛顿定律为代表的理论推理法、以爱迪生发明灯泡为代表的实验验证法后,正在构建认识世界的两个新的方法论:模拟择优法和大数据分析法。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制造业的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4.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46.4%,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企业资源管理(ERP)、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系统(MES)普及率分别达到55.9%、16.4%、20.7% 。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就绪率为5.6%,比2014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报告称,制造业各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不尽相同:原材料行业侧重打造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装备行业侧重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消费品行业则侧重于构建用户需求的精准采集、快速传导和实时响应的新能力。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纳入“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词。《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滴滴出行等机构共同承担完成,并共同发布。

(编辑:吴红缨)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