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公募不怵委外退潮 工银瑞信利超18亿再增一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洁雪 深圳报道
2018-03-29 07:00

3月27日晚,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对外披露了2017年年报数据,其旗下基金公司工银瑞信的盈利情况得以曝光。

据披露,2017年,工银瑞信全年实现净利润18.39亿元,在目前已经披露2017年营收数据的基金公司中,工银瑞信以绝对领先优势位居第一。

尽管截至发稿前,还有数家基金公司营收情况尚未披露,但从管理资产规模推测,工银瑞信有可能蝉联公募年度净利之王的位置。

与此同时,建信基金的营收情况也随着建设银行(601939)年报的披露而曝光。2017年,建信基金实现净利润10.17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

回想2016年,委外成为公募最大推手。无论是工银瑞信在最后关头以16.41亿元的净利润对华夏实现“绝杀”,成为当年净利冠军,还是建信基金以91%的净利润增长率直逼10亿元净利大关,委外都功不可没。

而在委外退潮的2017年,作为银行系两大代表的工银瑞信和建信却依旧保持了如此高的利润水平,且较2016年均有增长。这背后,展现了银行系基金大势延续的趋势。

工银瑞信三年逆袭

根据工商银行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末,工银瑞信旗下管理113只公募基金和逾570个年金、专户、专项组合,管理资产总规模近1.3万亿元,总资产77.35亿元,净资产62.99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8.39亿元。

而2016年末,工银瑞信旗下管理99只公募基金和近600个年金、专户、专项组合,管理资产总规模近1.13万亿元,总资产57.54亿元,净资产44.7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6.41亿元。

与2016年同期相比,工银瑞信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增长了15%,总资产规模增幅为34.43%,净资产增幅为40.89%,净利润增幅为12.07%。

可以看到,虽然2017年委外撤退成为潮流,但身为委外大户的工银瑞信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却不减反增,而公募行业一直有着“规模即利润”的潜在运行规则,因此其2017年全年的利润也有所上升,且增幅比例与规模增长比例较为接近。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3月28日受访时指出,利润是一种存续的概念,而规模缩水只是一个时点,在规模没缩水之前管理费一直存在,也就一直产生利润。同时,委外资金虽然从公募大面积撤离,但有部分资金其实转到了专户,只是没有对外披露,对银行系公司而言在委外业务方面依然具有优势。因此,银行系基金公司2017年净利并没有受到委外撤退的太大影响。

上述人士指出,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与利润成正比,规模越大,利润自然也越高。

过去三年,无疑是工银瑞信净利润水平迅猛上升的爆发阶段。2014年,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只有5.05亿元,同年排在首位的华夏基金净利润为12亿元,是工银瑞信的2倍以上。

然而,2015年工银瑞信基金利润一举突破10亿元达到12.9亿元,与华夏基金同年净利润水平仅差1.24亿元。2016年,工银瑞信净利润再增长27.2%,最终一举超越华夏成为行业第一。

至2017年,工银瑞信较目前位居净利润次位的易方达多4.37亿元,较排在第三位的华夏基金多4.72亿元。截至目前,工银瑞信最大竞争对手天弘基金2017年净利润情况尚未公布,其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10.96亿元。

可以看到,工银瑞信追赶与超越的背后,正是委外业务爆发最激烈的两年。显然,在这场净利润排位战中,委外对工银瑞信的逆袭功不可没。

事实上,2017年委外退潮对工银瑞信并非全无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2017年年度“巨无霸”——工银瑞信丰淳规模的急剧缩水。这只足以载入基金史册的900亿规模基金,在去年三季度后被机构一举赎回了891.54亿份,而这距其成立才刚满两个季度。至2017年末,其最新规模为18.13亿元。

委外的撤离也导致了工银瑞信非货币公募规模在2017年的整体缩水。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17年工银瑞信的非货币规模为1299.9亿元,较2016年同期缩水了51.04%。

前述华南公募人士表示,假如2017年没有委外撤退,工银瑞信的净利润可能会更高,只是由于其管理资产总规模整体上升,抵消掉了委外资金撤离带来的一定影响。

银行系公募延续大势

工银瑞信之外,同为银行系基金崛起的代表之一建信基金,在2017年同样取得了突破。

据建设银行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建信基金各项经营业绩再创新高。2017年末,建信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1.31万亿,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4880.01亿,居行业第4位;专户业务规模为3609.10亿,居行业第 2 位;旗下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规模达4634.25亿元,居行业第3位。公司资产总额44.21亿元,净资产37.06亿元;实现净利润10.17亿元。

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建信基金的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4.79亿元和9.17亿元,与这三年相比,2017年建信基金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16%、112%、10.9%。

可以看到,建信基金的净利润爆发轨迹与工银瑞信几乎是一致的。而且其仅用了短短两年,就将净利润从不到2亿元提高至近10亿元,而后终于在2017年突破10亿元大关。

3月28日,一位银行系公募基金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凭借股东优势逆袭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尤其是已经深处第一梯位的基金公司而言,如何守住当前的位置是全公司都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没有人愿意将努力争取来的行业地位拱手相让。因此除了股东的支持外,基金公司自身也会扎实基础,因为一旦松懈都很可能落到十名开外。

上述高管此前向记者表示,2016年其公司确实凭借委外的力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近两年公司也基本抓住了所有的市场热点,准确地捕捉了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公司没出过任何风险事件,因此得以取得现在的成绩,这并不容易。

对处在第一梯队的银行系公募而言,委外撤离带来的影响或还将在2018年继续发酵。相比2017年,委外新进资金的量极有可能进一步减少,能否保证当前在公募盈利格局上的地位还有待考验。

(编辑:巫燕玲)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