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下一个药明康德

21世纪经济报道 谭楚丹 深圳、佛山报道
2018-03-30 07:00

3月27 日,CR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IPO顺利通过发审会,或将成为第一家以IPO形式回A的中概股。

而在此前证监会对新经济IPO的表态中,生物科技也是四大“即报即审”的行业之一。

政策利好之下,生物科技独角兽已然处于风口之上,而风投机构的投资竞争更是日趋白热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连日采访了广深多家投资机构以及生物科技企业,试图了解在日益激烈的独角兽争夺战中,投资机构选择生物科技企业的逻辑,以及生物科技企业面对如此多的热钱,如何选择融资之路。

钱多估值高

“生物科技行业的融资情况很热闹,风投机构非常活跃。因为圈子比较小,真正有能力的人或者有技术实力的团队,很早就被风投机构盯上。” 广州一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产业基金投资经理表示。

一组融资数据或能说明炙热的行情:3月27日,华领医药E轮获得1.2亿美元的投资;3月19日,掌上糖医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3月8日药明巨诺A轮获得9000万美元的融资。

不过,在不断跳升的融资数额背后,多名投资机构人士表示,“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估值存在泡沫现象。

“现在生物技术的估值已经比较贵了,有的创业企业要价太高,也存在投资机构跟风炒作现象。” 深圳一家在生物领域投资的PE人士向记者抱怨。

华南一家大型创投机构生物医药投资领域的老总亦持有相似的观点:“估值偏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钱太多,涌入生物医药领域;第二混杂不专业的投资机构,将市场估值整体推高。”

在估值虚高的背景下,不同的投资机构唯有努力精选项目;而定位不同的股权投资机构,其投资方向也不尽相同。

“生物科技企业关键在人,我们第一会看公司团队的背景和项目经验;第二看公司的着力方向是否有前景。只要是好项目,无论早期或后期都会接触。” 前述深圳PE人士表示。

与纯粹的投资机构不同,前述广州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产业基金的投资经理则表示,会围绕上市公司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投资,“即使投资机会一般,但估值合适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投。因为上市公司有很多资源,我们可以帮他对接,弥补他们的缺点。从阶段上来说,我们更偏向投资后期阶段,比如投资临床二、三期的项目。”

而也有资金更为青睐生物科技的早期项目。

广东科荟生物科技产业园商务拓展总监单磊告诉记者,其孵化中心的投资基金主要偏向投资早期项目。具体而言,主要靠一批行业内有经验的专家,共同进行早期项目的筛查和投资,之后推荐给后端的投资机构。

“因为一些大药厂或者大型投资机构不太愿意早期进入,一方面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周期太长。而我们认为,越早接触项目,越能在沙子里找到金子。”

除了计划早期进入,他也会在早期退出,将项目推荐给大型投资机构。“我们联合一些基金在做这个事情,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有意识地接力投资。”

不过,早期投资也意味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这意味着投资团队专业能力必不可缺。

单磊表示,在看项目时,团队技术是否过硬以及是否先进,要比头衔更为重要。“有些团队的头衔和履历很牛,但技术在目前来看已经过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也有的团队没有名气,但手上项目很有亮点。”

赴港上市成首选?

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投资之后的退出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而随着A股积极拥抱新经济,越来越多生物科技企业登陆A股。

根据wind对2012年以来的数据统计,共有22家生物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其中有18家在深市,4家在沪市,有73%企业集中在2015-2017年间上市。

其中,以基因测序为主的华大基因(300676.SZ)最为出名,总市值达到600亿以上,市盈率为168倍。此外,以疫苗为主的康泰生物(300601.SZ)总市值达到200亿以上,市盈率115倍。

尽管A股对生物科技企业给予了高估值,但据多家投资机构介绍,由于生物科技企业盈利周期长,普遍亏损,基本没有办法达到A股上市要求,美股因此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地的主流选择。

同时,A股的IPO审核环境多变,对于急需上市融资的企业来讲,A股上市风险要更大。新发审委上任以来,IPO审核要求提高,医药类企业成为被否或撤材料的“重灾区”。

以3月27日为例,除了药明康德外,当天上会的还有两家医疗健康的企业,分别为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前者暂缓表决,后者被否。

“主要是因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销售情况容易存在问题,比如经销商模式会受到核查;第二近期监管层实施的“两票制”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第三商业贿赂在医疗行业中比较普遍。”对此,深圳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解释。

不过,最近港交所已向生物科技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港交所拟进行上市制度改革,欢迎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不少内地企业与投资机构对此颇为关注。记者了解到,在3月22日港交所举办的生物科技峰会上,到场听众绝大部分来自内地。

“我接触的一些内地企业表示会考虑到香港上市,主要因为第一盈利门槛降下来了,第二地理位置近,有相同的语言和习惯,容易打动本土投资者。” 前述深圳PE人士表示。

单磊则表示,“我们产业园有很多准备入驻的优秀企业,是从新三板摘牌下来的,现在分成两路上市计划,一种打算努力一把,争取上创业板;一种是先上港股。”

前述华南大型创投机构生物医药投资领域老总则谈到,港股与美股区别不是很大,短期内港股肯定会有吸引力。

但他认为,热情总会消退。“到港股登陆的医药企业至少已通过一期临床阶段;假设等到三期阶段,发现上市公司未达预期,这时候股价就会下跌,那么市场的热情度自然会降温。”

而作为创业企业,也许还有更多的选择。

“政策是有周期的。如果上市计划放在一年之内来看,很明显要跟着政策走;但如果放置未来两三年,届时还要看政策环境和整个市场的情况。” 晶泰科技总经理马健对记者表示。

2018年1月24日,晶泰科技宣布完成约1500万美金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谷歌跟投,A轮投资方腾讯继续追加投资。他表示,对晶泰科技而言,并不着急上市,公司仍在既定的融资计划内前行。

(编辑:巫燕玲)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