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林晓东:现在是进入中国的最好时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方海平 上海报道
2018-04-04 07:00

对话资管30人

“中国的‘资产管理’概念有点‘跑偏’,认为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将资产进行包装和处置,但资产管理实质是指一种投资资产的能力,核心是投资和组合管理。”

外资资管入华正迎来最佳时机。

备受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于3月28日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审议通过。这意味着,中国资管业大变局再近一步。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去年11月,财政部透露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对于外资资管公司而言,中国金融业的这些变化意味着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5万亿美元资产的先锋领航,其中国区总裁林晓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先锋领航正在为三年后获得独资公募基金牌照做准备,“现在看不到有什么因素干扰这一进度,与监管和合作机构的沟通都很顺利,希望监管尽快推出细则指引。我们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后的主要定位将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综合财富管理供应商。”

“资管的核心不是销售”

资管新规意见稿去年一经推出,就引起了金融机构的强烈反响,其中关于打破刚兑、资管产品不得层层嵌套、不得期限错配设立资金池等相关规定,意味着资管市场绝大部分原有的业务模式将无以为继。

林晓东表示,资管新规落地,对资管机构、投资者以及整个经济体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投资者将重新认识风险,会明白过去的资管产品并非没有风险,从而逐步养成长期投资的理念;融资结构会逐步从目前80%以上都是间接融资,转为70%-80%直接融资。”

从资管机构角度看,林晓东认为会迎来一轮洗牌,在过去的资管市场,绝大部分资管产品相当于传统信贷,按照原来的业务模式,机构形成的资源、经验和能力主要在于渠道、销售、寻找信贷资产、设计层层嵌套的产品,而不是真正做对各类资产的配置、投资,如果按照新规的要求来,资管产品向净值型转型,很多机构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

“中国的‘资产管理’概念有点‘跑偏’,人们对它的理解主要从早期的四大AMC业务而来,认为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将资产进行包装和处置,但资产管理实质是指一种投资资产的能力,核心是投资和组合管理,这在过去一直是个误区。”林晓东指出。

资管业务的核心是什么?林晓东说,很多中国机构都将渠道和销售能力视作资管业务核心。但从本源上来说,资管业务的核心并不是销售,而是一种“受托人责任”,代客理财,为客户寻找长期的优质资产,并保护好客户的资产;审慎管理风险,使客户的风险和收益相匹配。

定位普通个人投资者

去年以来,外资资管机构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开始提速。2017年,富达国际、瑞银、富敦等十家外资机构先后获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其中,富达国际已在中国市场发行三只私募产品。

不过林晓东表示,按现在的规定可以以持股51%的比例成立合资机构,但先锋领航还是决定等三年后成立独资机构,“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路线图已经很明确,我们这两年在做的事情就是跟中国的监管、媒体、投资者保持沟通,研究中国市场,为三年后正式进入做准备。希望监管层能尽快公布细则,三年后什么样的机构能够获得独资牌照。”

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林晓东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履行加入WTO的承诺,这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外资机构进入,不再意味着“狼来了”,而是可以一起竞争。

对于先锋领航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定位,林晓东介绍,其实很多外资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定位都是服务于跨国企业、大型国企以及高净值客户,先锋领航也很重视这部分客户,但主要定位还是面向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管理机构。

他指出,中国市场上的财富管理行业在根本上就存在矛盾,绝大部分机构虽然名义上是为投资者管理财富的,但实质上是作为产品方的渠道存在,盈利模式上收取的是产品销售的返佣,立场上就与为投资者管理财富的目的相冲突,“我们正式发产品之后,也会考虑与渠道合作,但绝对不会给渠道尾随佣金。”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确实还没有为财富管理服务付费的意识和习惯,但这是一个市场发展阶段问题,20年前美国的老百姓也不愿意付费,中国香港、新加坡也是,经历了相应的周期之后,老百姓会发现财富交给专业机构管理更好。”

债市需尽快建立违约处置机制

“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其特点,股市80%以上都是散户,导致波动很大,债市90%的交易量在银行间市场,这跟美国完全不一样。我们现阶段主要是学习和了解这个市场,以及背后的原因,与投资能力和经验对接上。”林晓东表示。

他介绍,美国的资本市场此前也是这样的特点,逐渐转为目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格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百姓在自己进行投资过程中发现,拉长时间来看,其回报总比机构低,由此逐渐培育出了大量成熟的资管机构;二是养老金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这种大额长期资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非常重要。林晓东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也会经历这一过程。

对于外资资管机构而言,投资中国债市尤其是信用债最大的忧虑在于评级。目前,外资资金在债市的配置主要在利率债市场。林晓东表示,投资中国信用债的问题,一个在于评级没有统一标准,国内每家评级机构对同一只债券给出的评级都不一样,投资机构很难看懂其背后的标准和逻辑,不敢轻易投;另一个问题在于,国内债券市场在制度设计上还没有一套违约处理机制,“我们希望国内银行间债市能扩大参与者范围,债券评级标准和债券违约处理机制能建立起来,债券肯定是有违约的。”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