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 特朗普推动贸易摩擦升级 中国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 ,钟华 ,刘洋 北京报道
2018-04-09 07:00

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温。继中美互相开出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正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4月6日,中国商务部连夜召开临时新闻发布会表示,中国已经按照底线思维的方式,做好了应对美方进一步采取升级行动的准备,并已拟定了十分具体的反制措施,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

商务部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双方官员并未就经贸问题进行任何谈判。随着贸易冲突的升级,双方更不可能就此问题进行任何的谈判。

中美贸易冲突的同时为何没有开展谈判?特朗普团队为何向美国民众谎称中美正在谈判?特朗普推动贸易冲突升级对其国内支持率有何影响?追加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对谁损害更大?中国反击措施能否有效打痛特朗普,并发挥威慑效用?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

特朗普“软硬兼施”

《21世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的财经官员并没有就经贸问题进行任何谈判,对此你作何解读?美国对国内声称在谈判,却未开展,其意图是什么?

周世俭:此前不但美国人、很多中国人也认为中美正在开展谈判,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最希望的是举着大棒,让中国服服帖帖地去找他谈判,签订城下之盟。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为了安抚人心,维护市场稳定,到处都在讲中美正在谈判,这给美国人一种幻觉,就是中国会妥协。特别是在股票市场方面,4月3日美国股市暴跌以后,美各方官员马上都出来讲,现在贸易战还没打,现在正在谈判,其实这是一个安抚的策略。

然而,中国商务部戳破了美国的谎言,指出中国跟美国根本就没有谈判,而且眼下的情况也不可能谈判,这说明了中国的意志和决心:你要打贸易战,我就奉陪到底;即便是要谈判,你也要先把“301调查”这种威胁的棒子放下来,才有可能谈判。

中国不惧怕恐吓和霸权,此前已经表示,谈判必须放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必须是对等的和平等的,中方不会接受在单方胁迫下展开任何的磋商。之前的表态比较含蓄的,此次更是把话挑明了:这种情况下不能谈。

实际上,现在最着急谈的是美方,如果真是要动真格打贸易战,直接打就是了,为什么要把公示的时间从原来的30天延长为60天,主要还是为了给中国就范留出考虑时间,其目的还是逼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盟。

这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这样一来他在美国的支持率就会上升。

《21世纪》:你怎样看特朗普进一步推动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对其国内支持率的影响?

周世俭:在此之前,特朗普的支持率从年初的20%升到了44%。不过最近几天,美国大豆行业等群体反对的声音很高,各行各业的代表也都开始发声,贸易战对特朗普支持率的影响会有一个发酵的过程。

特朗普在贸易战初始阶段要树立一个高度维护国家利益的形象,但是如果他在中美贸易战中使局面失控、让美国遭受明显损失的话,他的形象就会像肥皂泡一样被戳破。

眼下特朗普最关心的可能是中期选举,如果特朗普无法维持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多数,他后两年的执政就会成为“跛脚鸭”,特朗普上台后推翻奥巴马时代民主党所有的政策,两党已经水火不容,民主党如掌握多数的话特朗普执政将面临重大挑战。

所以特朗普现在摆出一副“为了选民利益什么都敢干”的姿态,但其并未真正负责地考虑过这些措施落地带来的真实后果。我认为,特朗普内心深处未必就是真正要打这场贸易战,他更想做的是逼迫中国服软。不过他选错了对象。

千亿商品课税必将抬升美国消费品价格

《21世纪》:特朗普表示考虑正额外对1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追加关税,你认为,他变本加厉的原因是什么?

周世俭:这是一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此前一天他刚刚说美国并没有和中国打贸易战,但是又觉得不能示弱,于是又跳出来说要追加关税,这是一种“找补”的做法。

这种想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缺乏理性的,他原来说的是追加1000亿美元关税,后来白宫方面改口说是1000亿美元的商品,这说明特朗普在发声明的时候在决策层内部就没有充分的沟通和可行性分析,是极其不严肃的。

《21世纪》:你怎样看待特朗普公布的这张清单,500亿美元的规模是如何确定的?

周世俭:清单是在已经确定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倒推拼凑出来的。

此前,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向特朗普提交了一份向价值3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口征税的计划,这一调查本身就没有事实依据;但到了特朗普这却说应该翻倍,对600亿美元商品征税,而到制裁的时候又变成了500亿美元。

现在又威胁1000亿,特朗普以极不严肃、极不认真的态度,任意发起这类措施。

《21世纪》:你认为,特朗普这张500亿美元清单在商品的选择上有充分的调查依据吗?

周世俭:没有。清单的1300多项产品目录中,很多都跟301条款、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问题没什么关系。

其实,并不是中国“护犊子”,中国政府一直在讲,“301调查“说中国企业侵权了,那么公布证据,到底是哪个企业如何侵权了?如果你确实能公布出来这些企业与确凿的证据,你美国政府惩罚,中国政府也会惩罚,因为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的既定国策。可是,特朗普并没公布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此外,特朗普这张清单与减少贸易逆差也没太大关系,他打压的这些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多半都是买美国的零部件的,减少这部分出口很可能会增加逆差,

《21世纪》:特朗普政府表示,此前公布的500亿美元清单在商品选择上尽可能减少对美国人常用日用消费品的冲击,如果追加1000亿美元商品的话,他能列出一张对本国消费品没有伤害的清单吗?

周世俭:中国对美国出口三分之二都属于日用消费品,而美国现在的日用消费品基本全靠进口。比如,玩具方面美从中国进口占比达86%,旅行箱包占61%,鞋类占60%,家具占44%,纺织品服装占37%,机电产品占27.1%;此外,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占94%,数码相机占40%,家用彩电占27%,美国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

特朗普不懂国际贸易,他可能以为加关税是加中国企业的税,实际上加的是美国进口商的税,进口商加了税之后必然要转嫁给消费者。中国丢失市场的同时,必然带来美国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备战贸易冲突升级,中国必将背水一战

《21世纪》:如何看待中美互相开出的两张5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在这些产品上,彼此互相依赖的程度如何?

周世俭:中国人的终端日用消费品很少从美国进口,顶多是猪肉,一些樱桃和干果,这些产品的替代性很强。

对美国而言,其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占总出口的62%,占中国总进口的34%。以此为例,目前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是巴西,第三大进口国是阿根廷,这些地方的大豆正在收获,巴西已明确表示,其大豆可以增产10%到20%。

《21世纪》:中国的清单是否能有效反制特朗普,并发挥威慑效用?

周世俭:我认为,这500亿美元的清单打中了方向,如果把美国经济比作一个人的话,美国农业是这个人柔软的下腹。在上一次中美纺织品贸易战中这也是中国最有力的反击武器。

《21世纪》:特朗普宣称考虑加征1000亿商品的关税后,中国会接着打哪些牌?如何理解中国将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

周世俭:倘如此,中国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这显示了中国的意志和决心。所谓“新措施”就是在互开500亿美元清单基础上,美方如果追加1000亿美元,中国必然实施新的措施;而“综合”则意味着,中方的反制措施是不是仍局限在进口贸易上就不好说了。

《21世纪》:那么,未来贸易战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中国将如何应对?

周世俭: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中国不怕打贸易战。如果有人强加给我们贸易战,中国一定奉陪到底。

而在这场贸易战中,中美两国所面临的处境是不同的:中国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正当权益;而美国社会则不然,其率先发起贸易冲突本就缺少依据,一旦相关行业真的受到损失,一定会为特朗普造成巨大的民意压力。应对贸易战,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要高于美国。(编辑:张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