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19时,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汉能2018“汉瓦”新品发布会上高调亮相。李河君表示:“新推出的汉瓦系列产品不仅可以替代传统屋顶瓦片,还可以提供太阳能发电收益。”
此次是“汉能薄膜”(00566.HK)4月4日公告“已完成香港证监会对股票复牌提出的全部必要条件”后,李河君首次在众多媒体镜头前公开亮相。
汉瓦升级版新产品发布
李河君此次重点推介的汉瓦新产品,是汉能集团战略转型后推出的一款定位在建筑应用市场的分布式薄膜太阳能瓦片新品类。
去年7月,汉能首次发布了其薄膜太阳能新品类——汉瓦。该产品借鉴了传统建筑中的拱形瓦片造型,可直接铺设在建筑屋顶,替代传统瓦片同时又能发电并低碳节能环保。
据汉能方面介绍,与去年发布的汉瓦相比,此次发布的汉瓦系列相当于2.0版本,新系列共分5种款式,性能较1.0版有大幅提升。
据李河君介绍,新发布的一款升级版单玻三曲瓦产品,单瓦发电功率为30瓦,净重5.2kg,比老款减重一半。原因是汉瓦组成由此前双层钢化玻璃改为单层钢化玻璃结构。产品性能上,新品汉瓦发电性能更高。
据汉能提供的材料称,以北京地区为例,每一平方米汉瓦,每年全功率发电1200小时,年发电102度。按照度电国家补贴0.37元及度电0.5元阶梯电价计算,则100平方米汉瓦30年发电受益可达26.6万元。
据李河君现场透露,今天发布的新汉瓦产品的系统现货零售指导价与去年相同,均为每平米1390/㎡。但他现场还发布了一款答谢客户的提前预定价,预定价格为1088元/㎡。 “汉瓦新产品,不仅可以替代传统屋顶瓦片,还是用之不竭的光伏发电能源宝藏。未来汉瓦迎来的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据汉能方面提供的预测数据,未来5年,汉瓦在全国建筑应用市场中的产值可达6.3万亿元;全球市场的规模可达2万亿美元约合12.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但记者尚未从其他机构获得相关预测分析数据。
港股复牌条件达成
发布薄膜光伏在建筑领域的新品汉瓦,是汉能集团近3年来战略转型的系列布局之一。
此前,汉能还一直尝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发力。
最早是2016年7月,李河君在京高调发布了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概念车(目前仍是概念车);2017年6月,汉能与摩拜合作开拓移动能源市场;随后8月,汉能又与奥迪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薄膜太阳能车顶及电池项目;12月与北汽新能源战略合作,在太阳能天窗车顶解决方案和新能源车充换电站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5年5月,由于与母公司汉能集团之间存在多宗关联交易,汉能薄膜的股票遭到做空机构格劳克斯及媒体质疑。5月20日,汉能股价暴跌,单日下跌46.95%,千亿市值随之蒸发。同年7月15日,因涉关联交易等问题,汉能薄膜的股票正式被香港联交所勒令停牌,至今尚未复牌。
2017年1月,香港证监会就该公司复牌提出两个条件:一是李河君等5名董事从上市公司中“出局”,且不得抗辩香港证监会的法庭申请;二是汉能薄膜需向相关证监会提交一份披露文件,对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绩效和前景等资料作出详细披露。
对上述两项复牌条件,汉能薄膜在4日公告中称,第一项条件已于2017年9月完成;第二个复牌条件已完成披露文件并提交港证监会审批。(该披露文件中包括业务、资产、负债、财务表现及前景的详细资料。)至此,汉能薄膜已达成香港证监会提出的全部复牌必要条件。
但此前香港证监会也曾表态称:“即便满足这两个条件,也仅供证监会董事局参考,并不保证汉能最终能够复牌。”
汉能薄膜3月底发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61.4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7%,实现净利润约2.61亿港元,同比增长3.57%。但这是自2015年受停牌影响导致亏损后,汉能薄膜持续第二年实现盈利。
在年报中汉能薄膜还称,公司已解决以往汉能最为外界诟病的两大问题——汉能控股和关联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债务,及关联交易占比过高的问题。
汉能薄膜在最新年报中称,此前李河君为汉能控股拖欠上市公司的贸易营收账款做出担保,债务总额为48.57亿元,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李河君需在2019年9月还清这笔担保债务。这笔担保债务及利息已提前一年半偿还,独立审计师也已经取消针对汉能控股的保留意见。
此外,在2017年业绩期内的61.47亿港元的收入中,非关联交易收入50.84亿元,关联交易占总收入比例降至17%。
但李河君在15日晚演讲中,并未对汉能港股复牌一事进展发表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