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史上最严”禁渔令:“强势治水”背后的生态旅游产业棋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常乐 浙江桐庐报道
2018-04-19 07:00

2018年3月,桐庐县政府发布《关于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的通告》,规定自4月1日起,桐庐县分水江水域及112条县、乡级河道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渔长达5年时间。为什么会发布这样一个“史上最严”的禁渔令?

“这儿原来是一个养猪场,可臭了,不用进山,在村口就能远远闻到猪粪的刺鼻味。”浙江省桐庐县珊瑚岭边上,一位当地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5年前“臭名远扬”的珊瑚岭,如今却是湖面静谧、山峦叠嶂的一派春光景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珊瑚岭的环境巨变,是近几年浙江省桐庐县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期,桐庐更是出台了被外界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禁渔令,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县内112条河道实施为期5年的禁渔措施。

为何桐庐县要出台这一政策?出台这一政策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又要达到什么目的?

21世纪经济报道在走访桐庐县时发现,在强势治水的背后,一条清晰的生态产业格局正逐渐形成:通过水质整治实现环境美化,在此基础上布局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逐渐成为驱动当地经济转型的核心要素。2017年,该县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收入增长达到32.2%。

受访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如何将保护生态资源与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二者间进行高效结合,成为困扰多地的问题。从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来看,桐庐将水资源环境治理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并不多见,为全国县域经济向绿色转型提供可参考的样本。

“史上最严”禁渔令出台

内陆流域禁渔令源于2002年农业部在长江流域试行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期(每年6月至9月)。2016年起,农业部将禁渔期延长至4个月。

然而,桐庐县的禁渔令却远远超出上述禁渔时间。2018年3月,桐庐县政府发布《关于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的通告》,规定自4月1日起,桐庐县分水江水域及112条县、乡级河道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渔长达5年时间。

为什么会发布这样一个“史上最严”的禁渔令?

“桐庐县5年禁渔政策的出台,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一直存在着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桐庐县渔政管理站站长朱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桐庐当地因为非法捕捞的大量存在,使得渔业资源在快速减少的同时,水资源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最明显的感触是鱼的种类正在逐渐减少,比如桐庐过去大量存在的鲥鱼与宋江鲈鱼。”朱健告诉记者,现在宋江鲈鱼一年仅能捕上来一至两条,而作为古时桐庐贡品的鲥鱼,早已“一条也见不到了”。

为保障禁渔令的实施,桐庐还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一方面,通过严控渔民证的发放,未来将通过拍卖的方式来提高渔民证的入行门槛,以严格控制捕鱼的数量与规模;另一方面,对非法捕捞等行为实施严厉的监管与打击,对非法捕鱼‘超过2公斤或40尾以上的’,公安将立案查处,追究刑事责任。”朱健说。

最严“禁渔令”的出台,其实正是桐庐县近几年间强势治水的集中反映。在桐庐当地“治水先行”的整体要求下,实际在禁渔令出台前,当地早已对“岸上污染”做了一系列严苛的治理,而禁渔令只是桐庐治水的持续深入推进中的重要一环。

桐庐县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县环保局副局长方文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桐庐县将生态立县列为三大发展战略中的首位,围绕保护水资源环境在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以工业污染为例,方文剑列出了三项具体实施举措:一是县环保局严控污染源头的审批,近三年间否决了不符合产业导向目录中的企业数量达到100余家;二是开展企业整治提升,近三年时间内关停36家印花、印染和电镀等重污染企业;三是通过环保执法倒逼企业重视环保。

“如果岸上的污染源没有解决,光靠保护鱼也是没有办法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文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岸上污染治理工作是禁渔的基础与保障,二者间相辅相成。

诸多治水工作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底桐庐全县83条主要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现在114条主要水体,全部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其中I-Ⅱ类水质河道占比从37.3%提升至2017年底的86.7%。

推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桐庐“禁渔”背后,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桐庐县渔政管理站的数据显示,2017年桐庐县渔业经济总产出为340吨,产值达到1385万元。

但是,这一代价却已经可以被另一种收益所弥补——乡村旅游。据桐庐县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全县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蓬勃发展,新增3A景区村庄10个,乡村旅游收入增长3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分水镇的新龙村,虽然采访时是工作日,但前来踏春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白墙灰瓦的民宿也在村中处处可见。

桐庐县分水镇生态旅游办余莹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龙村原本仅是一个小渔村,收入主要依靠捕鱼和种地。而现在打造成天水湖景区后,2016年的旅游人数已超过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万元。

在一处由小微水体改造而成的垂钓区旁,余莹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座原来由臭水池改建而成的水上垂钓体验区,在当地乡村旅游兴起后,对外承包能够实现一年近60万元的营收。

“对当地村民来说,种地与捕鱼早已经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了。”余莹萍告诉记者。而在新龙村一户居民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了用帆布包裹起来的渔网,被放置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除了“就地取材”打造旅游景区外,桐庐通过治水还改造出多个乡村旅游度假综合体,将原先“脏乱差”的生态改造为“池塘+民宿”、“池塘+观光采摘”等要素结合的农村经济转型综合体。

分水镇的珊瑚岭度假综合体便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记者在当地了解到,2013年上半年珊瑚岭分布着9家养猪场,最高峰时共养了4000多头猪,被村民戏称之为“九龙吐水”。

珊瑚岭乡村旅游度假区总经理方根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回忆称,在他们没有接手改造之前,原养猪场的猪粪废水直接排入水库之中。

“五水共治拆除猪场后,我们投入了3000多万元来打造景区,现在每天的营收近5万元。”方根华告诉记者,珊瑚岭景区的打造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还直接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现在村里每户人家就有一人在景区内上班。

对于发展旅游业,桐庐县仍然有更高的目标。2018年桐庐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2018年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争创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此,目前桐庐县正将治水与产业转型、旅游休闲、生态农业等结合,力图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

方文剑表示,目前桐庐县正在打造五水共治成果“治水先行、秀水先享”的示范区,“治水先行一步,秀水也能够先用来享,让当地村民感受到治水带来的生态示范红利”。

未来,桐庐围绕治水打造的生态旅游产业也将升级。桐庐县旅游委员会党委委员、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刘国钢向记者透露,目前桐庐正在打造以生态康养、休闲体验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具体包括康养生态游、休闲体验游和山水风情游三种产业形态。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环境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只发展不保护环境,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相反只保护不发展则会导致贫穷,而贫穷也是环境最大的威胁。

在全国范围内,类似桐庐治水背后的生态产业发展路径,近年来已在多地得到广泛开展。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如桐庐的绿色发展模式如今更多的是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开展实施。而对于不少内陆省份而言,在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这二者间如何平衡?

“要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生态产业是需要科技、创新等诸多要素的支撑。”任文伟表示,目前东部地区具有很好的基础,而中西部地区要复制此类的经验,则需要国家和东部地区给予多方要素的支持。(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lucl@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