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猎杀!场外期权黑平台挖坑,客户被诱爆仓欲哭无泪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谭楚丹 深圳报道
2018-04-19 15:11

证券公司的场外期权私募通道业务哑火,但民间地下平台却依然活跃。

4月中旬监管层陆续向证券公司、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进行监管指导,要求暂停私募基金作为场外期权业务的交易对手方,监管层的干预让场外期权业务得到及时刹车;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民间互联网平台对普通小散资金的吞噬仍在进行当中。

一名曾经在互联网平台从事场外期权业务的人士李欣(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行业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现货贵金属”、“现货原油”、“P2P”、“场外配资”、“外盘期货”和“邮币卡”。

“黑平台”幽灵

只要在网上搜索“场外期权”关键词,就能弹出不少此类交易平台的搜索结果,“掀起新一轮财富风暴”的口号诱人点击。

原本高门槛的场外期权业务,何以在互联网上向不同类型投资者开放。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部分私募基金开通场外期权交易账户的同时,会发展不少代理商。代理商加盟后,只要招揽到投资者购买期权,便可获得权利金返点。而代理商的形式有多种,互联网平台则是表现之一。

李欣表示,据其了解,实际上民间的场外个股期权,真正借道私募的仅20%-30%,比较谨慎的会选择和各类券商合作,在券商这里过一道,支付千分之二手续费,而这种方式相对要合规。但绝大多数是打着某某券商的名义开发客户,实际上围绕与券商合作的合同,这就是黑平台。

正由于打着与券商合作的名义,增加散户的信任感;它们利用上百万的销售通过电话、互联网、微信等媒介不停开发客户。同时,在门槛上,为了吸引散户,会降低准入条件。

这个现象是不是不陌生?李欣表示,这些从事个股场外期权业务的互联网平台,过去都是从事“现货黄金白银”和“现货原油”等非法交易的平台和代理商。过去在监管层打压后,各类交易所代理商找不到出路,在依靠利润较低的“外盘期货”业务勉强维持大半年后,如今已全线复活,积极活跃在场外期权业务中。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70%的所谓场外个股期权平台均以这种模式在做,因此即便证监会禁止了私募通道和券商增量,对“民间场外期权行业”并不形成太大影响。

深度挖坑

非法的民间场外期权平台,为了保证自己收益,往往调高期权权利金,来诱发客户爆仓。

李欣向记者详解称,期权的权利金设定是非常复杂的,一般通过black-scholes模型或者二叉树模型来调整。根据模型定价的权利金价格,一般在wind等专业软件上可查询。

为了保障交易双方的对等和公平,正常的交易权利金不会比wind高出太多,因为权利金越贵,买方风险越大。但国内非法的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平台,则把权利金定位高于wind数倍,导致客户一旦买入,亏钱的概率大大增加。

“目前客损率大约为60%情况,实际赚钱的只有5%不到客户,因为期权有配资杠杆效应;而95%的客户一旦买入,注定血本无归。“李欣表示。

在他看来,市面上的“风险有限,收益无限”的宣传口号,是面向国内不懂期权定价模型散户,这些平台会请一些金融工程毕业的甚至境外专家来设计期权,以极其不合理的价格诱导客户爆仓。

监管苍白无力

4月18日,监管层发声称: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投资者在确定操作标的、看涨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权报价(即权利金)后,即可买入成为期权的权利方。以看涨期权为例,若行权日个股价格高于约定价格且上涨金额大于权利金,则投资者盈利;若上涨金额小于权利金或个股出现下跌,则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权利金。

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此外,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若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发生“跑路”等风险事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请投资者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场外期权人士表示,对于这类非法平台,公安机关应直接取缔。

(编辑:朱益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