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知识产权强省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数全国居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 广州报道
2018-04-25 07:00

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上,广东多项知识产权指标领跑全国。

近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披露,2017年广东在专利申请及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专利质押融资额等多项指标上领跑全国。

此前,在4月19日、23日,广东省检察院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相继发布了广东省十大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和《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7年度)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据白皮书显示,2017年广东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1万件,同比增长64.69%,占全国法院结案总数的31.7%,继续居全国法院首位。

广东省检察院侦查监督一处处长刘顺龙介绍,近年来广东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包括犯罪专业性强、网络在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域上珠三角地区案件量约占广东全省的90%以上等。

专利质押融资额全国第一

广东是创新大省、专利大省,广东知识产权工作在2017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全省专利申请量62.78万件,同比增长36.01%,专利授权量33.26万件,同比增长28.42%,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有效发明专利量达20.85万件,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68万件,同比增长13.81%,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专利质押融资额134.6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而在指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背后,广东也在面临知识产权犯罪的新形势。

白皮书指出,广东法院在2017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超7万件,占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继续居全国法院首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同比增长近50%,涉标准必要专利、网络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等纠纷呈现多发趋势。

刘顺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与网络相关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增多,网络在知识产权犯罪中所起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以江门熊某侵犯网络文学作品案件为例,其利用采集器自动从其他盗版小说网站采集小说并发布至其他网站获利。

刘顺龙表示,有的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沟通联络、寻找合作者,分工合作,不需见面即可通过物流互相提供上下游环节的产品,极具隐秘性;而多数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都是团伙作案,产业链条化侵权产品细分现象明显,互相之间分工负责,形成制假售假“一条龙”。

广东知识产权犯罪也呈现出类型集中度高、区域特征明显等特点。刘顺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所有类型案件中,侵犯商标类的案件占总数的95%以上,而在地域上,珠三角地区案件量约占广东全省的90%以上。

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

知识产权犯罪的新特点、新趋势正倒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创新。

刘顺龙对此总结,需要从解决专门化审判需求、关键证据取证难、立案审判时间久上下功夫。

针对知识产权犯罪专业性强的特点,广东省检察机关通过探索成立专门知识产权办案机构和办案组织的方式解决专门化审批需求。自司法体制改革以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共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等专业化办案组织4000多个;珠海市专门设置了高新区知识产权检察室,专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春建介绍,广东法院为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建设,有效满足科技创新对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的司法需求。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深圳知识产权法庭通过探索实施办案绩效管理机制、繁简分流机制、技术调查官配套制度、律师调解制度等创新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的力度。

在解决证据易灭失、关键证据取证难上,广东检察机关采取了提前介入及后续监督、提供侦查思路、引导取证方向的办法。在办理罗开玉侵犯著作权案,立案之初检察机关就介入侦查,引导侦查机关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刑事责任。精准打击犯罪令办案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而广东公、检、法三部门更是在联合办案、促进综合治理形成合力上进行了探索。广州黄埔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办理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中的有关问题,推动公、检、法三家联签了《关于办理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该类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明确指引。(编辑:王尔德)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