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在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2014年一季度增速7%,2016年为7.2%相比,今年7.4%的增速是“相对最好的”,其与浙江聚焦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发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密切相关。
浙江经济一季度“成绩单”正式出炉。
4月23日,浙江省统计局对外发布,一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691亿元,同比增长7.4%。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3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4837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551亿元,增长8.1%。
在今年浙江省经济的一季报中,工业表现抢眼,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为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一季报中的浙江第三产业同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拉动了一季度GDP增长4.3个百分点。
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在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2014年一季度增速7%,2016年为7.2%相比,今年7.4%的增速是“相对最好的”,其与浙江聚焦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发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密切相关。
工业增速超GDP增速
一季度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也都出现了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8.5%、4.3%和8.8%。
事实上,浙江的工业增速曾一度低于全省的GDP增速,但自2017年底以来,工业发展增速开始回升并重新超过GDP增速,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对此,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近两年来,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都呈现出相对回升,且增速加快并趋于稳定的态势,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传统产业的利润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潘毅刚解释。
一季报数据显示,今年1-2月浙江省十大传统制造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增幅达到21.1%。而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5.4%、9.5%、10.7%和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4.2、4.2和3.9个百分点。
“浙江的装备制造业、高新制造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其增长速度连续好几年维持在10%左右,这是一个亮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祥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一季度浙江工业数据表现抢眼,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经济发挥了关键驱动作用。
与此同时,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浙江正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委牵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由此也使得营商环境不断得以优化,降低企业成本。
一季报显示,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2元,同比降低0.1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金祥荣表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数据表现抢眼还可能与目前浙江省小升规企业增速加快有关,随着浙江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成本持续降低,使得企业成长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浙江经济一季度的“成绩单”中,除了工业数据抢眼外,第三产业同样表现强势。
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第三产业增长8.1%,较GDP增速高0.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6.0%,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王美福公开表示,浙江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好,一季度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8.4%。主要受益于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特别体现在网络零售、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
事实上,浙江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与当前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紧密相关。潘毅刚分析,浙江近年来产业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如民宿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就融合了三种主要的产业类别,且最终都计入到服务业的业态之中。
“更重要的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基本是都属于服务业。”潘毅刚分析,浙江很多新经济企业融合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类型,将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相融合,是助推浙江服务业壮大升级的关键力量。
数据显示,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9%。
金祥荣分析,“十三五”规划以来,浙江省逐渐认知到要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必须要通过服务业高端化来带动和相互促进。未来,以产业融合为代表的服务业引领浙江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编辑:王尔德)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