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虽已没有徐翔的身影,但这位昔日“私募一哥”控制的宁波中百(600857.SH)近来发生的要约收购,还是受到了市场和监管的双重关注。
4月25日下午,上交所对宁波中百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其及收购方具体说明收购资金来源,并要求其提示要约收购相关风险。
此前,市场一度广传太平鸟(603877.SH)携手地方国资向宁波中百发起部分要约收购,这一消息,在浙江资本圈掀起了不小的浪花。
其中,要约收购方为太平鸟集团和沅润投资合资设立的一家宁波投资公司宁波鹏渤投资(其中太平鸟集团出资1.75亿元,占比87.5%,沅润投资出资2500万元,占比12.5%),拟收购数量不低于5304万股,不高于6202万股,要约价12.77元/股,收购成本为6.77亿元-7.9亿元,将以现金支付。
根据要约报告书摘要,此次收购的资金来源,除了鹏渤投资的自有资金,还来自太平鸟集团和沅润投资的6亿元无息贷款。
不过,两大股东各自出资借款的比例,以及是否按股权比例提供借款等情况并未公开,因此尚未知晓6亿元借款的来源构成。
宁波鹏渤仅表示,已将1.58亿元(即相当于收购资金总额的20%)存入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
公司被要约收购消息公告后的第二天,4月25日,宁波中百复牌即涨停,报11.63元/股,其中主力流入451.48万元,主力流出266.8万元。
而要约方之一的太平鸟集团旗下A股公司太平鸟则表现“诡异”,今日几近跌停,跌幅达9.06%,报27.4元/股。
太平鸟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前五大席位合计买入2305.62万元,其中,沪股通专用买入861.37万元,占比7.92%,光大证券宁波中山西路营业部买入477.96万元,占比4.39%,中信证券深圳后海营业部买入381.66万元,占比3.51%,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营业部买入315.91万元,占比2.9%,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买入268.71万元,占比2.47%。
而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4688.76万元。
太平鸟的当日表现,或与前一天其作为要约方股东,背景被深挖不无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多家太平鸟关联的宁波资本早在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就对宁波中百有所布局。
2017年第四季度,宁波太平鸟汇力与宁波鹏源资管等3股东,新晋为宁波中百前十大流通股东。太平鸟汇力和鹏源资产系一致行动人,均属于太平鸟旗下关联方。
2018年一季度中,则有宁聚投资和郑素娥等4位新晋前十大流通股东。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11月9日变更为太平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的戴志勇是此次要约收购的主要操盘者和“关键先生”。
而宁聚投资的法人葛鹏也与戴志勇有着密切联系,葛鹏在2012年8月之前担任过宁波热电的副总经理,宁波热电正是戴志勇曾担任总经理的宁波开发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
根据报告书,宁波鹏渤投资的一致行动人汇力贸易、鹏源资管、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共持有976万股,占宁波中百股份总数4.35%。
此外,界面报道称,在2017年下半年以来,张江平和戴志勇相关的账户大举建仓宁波中百,这其中包括张江平本人和一致行动人账户,也包括张戴两人疑似的关联账户和一些外围账户,涉嫌内幕交易。
(编辑:朱益民)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