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挺进“独角兽” “IAB”成技术创新战略“主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何晓晴 广州报道
2018-04-27 07:00

开发区将建立重点企业扶持清单,鼓励和支持高成长性IAB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解码广深科创走廊“资本创新力”之六 广州科创密码

解码广深科创走廊“资本创新力”专题,至今已刊发到第6期。在这6期报道中,我们走访广深科创走廊的新兴产业园区,剖析走廊内人工智能行业、生物科技产业等新经济产业以及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们的发展路径。

专题见报之后,获得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的反馈。他们对科创企业的投资机会表示关注,也提出希望能更深入了解的诉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未来的发布,以及广深科创走廊规划进一步实施,还有资本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进一步扶持,广深科创走廊将掀起一波又一波科技创新浪潮。

我们希望及时追踪这些浪潮的流向。因此在接下来的专题中,我们将更深入走访走廊中的重点城市包括深圳、东莞等地,捕捉科创热点,做出更精准、深入生动的报道。 (巫燕玲)

“过去10年,中国大多数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电商模式),但今天,科技创新主导型的创业企业在大幅度上升。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未来三个最主要的技术创新领域。”4月20日,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市正实施‘IAB’计划,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广州‘IAB’战略实施的‘主战场’。2017年广州开发区引进的重大项目基本属于广州‘IAB’战略的范畴。”

截至目前,广州开发区建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了1万多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其中135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60多家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孵化器经营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此前,广州开发区陆续出台了高新技术产业等四个“黄金10条”、知识产权和人才两个“美玉10条”,以及促进金融发展的“风投10条”和促进区块链发展的“区块链10条”系列政策。

力推IAB产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广州开发区今年年初下发的“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广州开发区将全力推动IAB主导产业发展,努力建成世界显示之都、中国软件名区、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为此,开发区将大力实施IAB主导产业“8588”计划,即实现“8000亿规模”、实现“5个一批”、实施“8大工程”、给予三个“8项政策”支持。

“到2022年,全区IAB主导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总规模超8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分别超5500亿元、1000亿元、1500亿元。”对此,前述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将建立重点企业扶持清单,鼓励和支持高成长性IAB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对经认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将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按建设期间贷款项目实际发生贷款额的1.5%(年利率)给予贴息;在政府引导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按实际发生贷款额的2%(年利率)给予贴息,补贴期限3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 100万元。”

对此,该负责人称,“对开展相关行业或领域业务并购重组且控股的,按兼并重组时发生的法律、财务等中介费用的5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0万元。对获得商业银行机构一年期(含)以上并购贷款的,按贷款项目实际发生贷款额的1.5%(年利率)给予贴息,贴息期最长3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贴息100万元。”

上述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发区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集中打造科学城、北区、中区和南区四大产业集聚区,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园“一城三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其中,“一城”即科学城,依托广电运通、亿航智能等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发展智能软件、云计算、无人机、认知智能等领域。

“北区”地处中新知识城,依托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构建融合科技研发、孵化加速、高端制造、总部经济等功能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创业中心。

“中区”地处云埔工业区,依托广州数控、达意隆(002209.SZ)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数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

“南区”地处旧黄埔片区,依托机械谷智能产业园建设,以国机智能、广州机械院为核心,侧重发展智能装备领域。

“开发区出台的政策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力度空前,主要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企业孵化培育。具体从技术平台建设、技术应用推广、科技奖励、融资、推介交流等方面予以支持。”对此,该负责人强调。“对新建立的人工智能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亿元的,经认定最高可以奖励1亿元。对在本区建设运营的人工智能工程重大平台,经认定,按其建设投资额最高可奖励1000万元。对获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最高可给予200万元奖励。”

打造“独角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华南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前述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作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广州开发区承担着为广州打造更多“独角兽”企业甚至行业巨头的重任。其中,培育创业企业、壮大“瞪羚”企业和打造“独角兽”企业就成为关键。

就在今年年初,区科技创新局对广州开发区2017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遴选结果进行公示,橙行智动和利为网络两家企业入选《广州开发区2017独角兽企业名单》;百济神州、天成医疗、方邦电子、亿航智能等12家企业入选《广州开发区2017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

同样,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办、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今年承办的“2017发现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项目路演大会”公布的路演评选结果表明,全市范围共评选出6家独角兽企业,开发区企业表现出色,卓志供应链、橙行智动、利为网络等3家企业进入榜单,占据一半。

此前,《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广州高新区以拥有111家瞪羚企业的数量,在全国147个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瞪羚企业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潜在的‘独角兽’,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全国连续三年被评选为瞪羚企业的196家企业中,广州开发区以17家的数量优势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关村,领先于上海张江和深圳。”上述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其实,“瞪羚企业”最早来源于美国硅谷,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

广州开发区在2013年即出台了认定扶持政策——“瞪羚八条”政策。2016年,广州开发区“瞪羚”企业就获得研发经费补贴、贷款贴息、瞪羚认定奖励等专项扶持资金补贴7376亿元,而2017年度“瞪羚”企业专项资金补贴已增至超过1亿元。

统计数据表明,在广州高新区111家瞪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94.59%,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9.37个百分点,平均营业收入超过5.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

“在这111家瞪羚企业中,有3家上市公司,占2.70%;挂牌新三板企业20家,占18.02%;上市或挂牌企业合计23家,占瞪羚企业总数的20.72%,高出全国平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该负责人透露。

如今,广州开发区正在打造一个充满竞争活力的新经济企业生态圈,为培育更多“独角兽”和行业巨头,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壤”和更加充分的“养料”。

(编辑:巫燕玲)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