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莺
带着童心未泯的姿态,韦斯·安德森重回大众视野,新作《犬之岛》是继2009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后导演的第二部动画作品,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日本,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小林市长为首的政客们向民众散播狗流感的消息,并将所有的犬类放逐到垃圾岛上自生自灭以平息大众的惶恐。于是,一个以成年人为首的邪恶集团,和庞大的流浪狗世界渐次形成。而和所有童话故事一样,对抗的力量来自天真无邪的儿童——当小林市长的养子阿塔利在犬岛上着陆,执着地寻找着自己的爱犬,他便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正义力量的集结者。
动画制作经验愈发丰富的韦斯·安德森在《犬之岛》的创作过程中不断迸发着新鲜的念头。在长达四年的筹备期中,他早已将动画的每一帧都在脑海中描摹成型,这也是为什么,他甚至能够在真正的动画制作之前,就集结起好莱坞最为当红的一众明星,来为片中的角色配音。除了关系最为亲密的几位,配音演员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去录音棚,仅仅通过手机和社交账号,就完成了工作。
从形式上来看,《犬之岛》有着无比精妙的设计,无论是对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浮世绘作品的幻化变形,还是对充满机械感的近未来的想象描摹,都充满着韦斯·安德森极具辨识度的细节之美,在一个访谈中,导演甚至透露团队为每一个角色都设计了多达30种不同的面部表情,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影片亦是导演对日本文化写就的一封情书,观众仿佛能够随着太鼓极具节奏感的音乐,听到他铿锵澎湃的心跳。除了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日本之外,片中还用明显的场景致敬日本电影巨匠黑泽明的创作——犬类大战前剑拔弩张的氛围营造,养子寻狗失魂落魄的过程,无一不把观众带回《七武士》和《野良犬》的世界。然而,在表面的精美之下,《犬之岛》并未在人文关怀之路上走得比前作更远,相反,无论是面面俱到的叙事,还是重复性颇强的设计,都让影片始终徘徊在动人甚至催泪的边缘,却依然缺乏直抵人心的最后一击。
《犬之岛》沿用了《布达佩斯大饭店》章回体式的叙事,通过正叙、闪回等手段,向观众介绍故事的来龙去脉。多样的手法虽然为影片创造了节奏感,但也在无意中搅乱了观影的连贯性,让人多少感觉有些刻意。影片的又一层悖论在于真实与虚拟感的游移,在一部以幻想为基调的定格动画作品中,导演颇费心思地将各个场景都推往极致的具象,甚至在影片的开始,还特意通过字幕交代观众,电影中的犬类将会用英文沟通,似乎生怕“说人话的狗”会引起误解。而后,小林市长的养子阿塔利操着日语登场,影片并不设字幕翻译,从而让这位正义的使者变得有些不那么平易近人。也许,通过这样多层语言障碍的设置,导演试图将观众进一步推入犬类视角之中,与片中的动物产生更多的共情。但另一方面,对动物思维的描绘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完全的真实。将叙事中心从人类身上腾挪开后,影片中正反两派的性格与形象就变得愈发抽象起来,动机也显得模棱两可。
至于影片花大笔墨建构的犬岛,其呈现方式最多也只是在合格线上下徘徊。对于流浪狗群体中不同阶层、族群的描写浅尝辄止,在剧情中活跃的主角们“老板”、“国王”、“公爵”……不仅名字雷同,就连性格也没有被详细地区分,它们更像是一群面目模糊的群演,在需要打群架的时候集体出手,在和平时期则聚拢在一起相互卖萌,除此之外并未给人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犬类中唯一一只具有反骨的流浪狗,一开始并不愿随阿塔利进行冒险,但在影片后半部性格突然反转,让人措手不及,缺乏可信度。
也许是对于细节的过于执拗,让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失去了在更宏观层面的魅力,这也直接影响了影片对主旨的呈现,影片用政治阴谋来讲述童话,如今只剩下一个看上去五彩缤纷的爱狗睡前故事。《犬之岛》中堆砌的日本符号和幻想元素,也最终只停留在一场银幕大冒险的层面,一场徒有其表的精致,缺少了寓言该有的批判与反思的力度。(编辑 董明洁 许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