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应建立以财务约束为主线的国有资本委托代理体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8-05-13 11:30

5月12日,第四届思想中国论坛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主题为“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国企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由“管企业”转为“管资本”为主,二是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其中,“管资本”的改革处于基础地位。

具体而言,管资本就是改革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实现形式,由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转向价值形态,从而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目标,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其次,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之后,国有投资机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这就解脱了国有资产与特定企业的捆绑关系,是对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和效率的解放。第三,政府在管资本不管企业的体制下,可以处于超脱地位,能够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这对政府也是一次解放。

陈清泰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就必须改革既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以财务约束为主线的国有资本委托代理体制;要深入理清“管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概念界定和不同做法,重点推进顶层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深入研究管资本的体制框架、实施方案以及政策措施;要改革国有资产监管方式,从履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行政化管理职能,转向履行法人、出资人职能。此外,也不能忽视居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投资运营机构的属性和运作机制,国有资本的功能转换和效率提升将主要通过投资运营机构的有效运营来实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论坛中直言当前国企改革面临两大矛盾需要解决:一方面要按照市场逻辑追求效率,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按照现代产权理论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分类改革为前提来推进,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分类改革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分类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寻求现代企业理论和中国国企改革本身的协调,任重而道远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指出,中国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也不是为混合而混合,必须把握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也就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则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中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就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不是依靠全面私有化,而是先让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再发展民营企业,这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应该注重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既要投资国家战略经济产业,还要支持多种经济主体,充分发挥资本的作用,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编辑:陈洁)

周潇枭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块资深记者。白日行走财政界同百儒品言论道,深夜俯身电脑旁虑社稷乾坤方圆。犀利笔锋之间不失感怀温润,特立独行之余破解财税棋盘。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