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杭州市发改委和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联合发布《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提出,在利用“城市数据大脑”治理交通拥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各业系统建设,投入实际运行,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规划》所谓“城市数据大脑”,是按照城市学“城市生命体”理论和“互联网+现代治理”思维,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这个工具整合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杭州在解决“城市病”和数字化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但大数据的应用要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好居民隐私。
从交通拓展至城市管理
在发布会上,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郑荣新表示,“当前城市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地方患上了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城市病’。城市数据大脑的建设就是希望使城市具备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能自我感知、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让城市各个‘器官’协同工作,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郑荣新介绍,从去年开始,杭州市谋划出台城市数据大脑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方向。由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同参与,最终出台了《规划》。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因解决交通拥堵而生。在2017云栖大会上正式发布1.0版。
资料显示,2016年底起,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交通系统曾先后在杭州市区部分道路及萧山区试行。根据监测,试点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出行时间平均节省4.6分钟;在萧山,104个路口信号灯实现无人调控,车辆通行速度提升15%,平均节省时间3分钟,120、119、110等特种车通行速度最高提升超过50%、救援时间减少7分钟以上。
在这部《规划》里,杭州市提出了城市数据大脑“三步走”的建设路线图:
2018年,在交通系统V1.0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扩展试点范围,进一步优化算法;完善城市数据大脑数据平台,建设城市数据大脑交通系统V2.0,扩展覆盖范围。
2019至2021年,在杭州主城区全面推进城市数据大脑交通系统建设,建设平安系统,推进智慧亚运和城管、医疗、旅游、环保等领域系统建设。
2022年,实现“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理的全域覆盖,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业系统建设,投入实际运行;开展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资源开发,唤醒更多“沉睡”数据,并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让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基本完成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主要场景建设,为2022年亚运会成功举办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保障。
建多道数据安全屏障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目前已启动。
资料显示,杭州城市数据大脑总体架构包括了大脑平台(包括计算资源平台、数据资源平台、算法服务平台)、行业系统、超级应用、区县中枢等。
其中,大脑核心平台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前上线并试运行。杭州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正在将15个市级部门的数据纳入到大脑平台,并建设城管、交通等主题数据库。
郑荣新介绍,行业系统除正在建设的交通系统外,还将包括城管、医疗、旅游、平安、环境等领域,并使各业务系统间融会贯通;超级应用则在此基础上,从全市发展视角看城市管理和运营,建设覆盖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如经济运行实时分析研判、应急指挥调度等。
对公众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郑荣新强调,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始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建立了多道数据安全屏障,并将出台专门的《杭州市政务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根据杭州市介绍,在城市数据大脑建设、运行过程中,底层的数据安全由云服务提供商和阿里巴巴安全团队共同负责,配置完善的数据安全策略,关键敏感数据实现“可用不可见”;引入了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机构,进行第三方的数据安全管控、审计,实现从数据的产生、归集、存储、交换、利用到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保障数据资源安全。
(编辑:戴春晨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 wangjk@21jingji.com ;daicc@21jingji.com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 |
王尔德 研究宏观经济、电动汽车、环保和新能源。著有《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 |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