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 亚太仍会是全球经济引擎 贸易保护成最突出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和佳;吴睿婕 北京、广州报道
2018-05-17 07:00

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理事会第51届年会5月6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闭幕,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自动化趋势、“亚行“2030战略”等成为年会讨论的核心议题。亚行年报显示,2017年亚行业务额达32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6%。

据悉,亚行正在制定新的长期战略——“2030战略”。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书面专访中表示,希望在年内最终敲定这一新战略。新战略展示了亚行对亚太地区发展新形势和新挑战的理解,在现有的亚行2020战略基础上,新战略更加关注包容性增长、私人部门发展、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创新性技术与先进理念、先进知识的转移。

张文才

贸易摩擦和美联储加息过快是挑战

《21世纪》:请问亚行甄选项目时有何标准?在风险和投资回报方面的考量是怎样的?

张文才:亚行针对有主权担保的项目和非主权担保的贷款项目分别有不同的甄选标准和审批流程。对于主权担保的贷款项目,亚行会根据项目所需贷款的额度、国别和行业风险、执行单位的能力、廉政风险、气候变化风险、社会与环境保障评级、高新技术的适用性以及是否需要对亚行既有政策进行特别豁免等方面综合考量。若有一项标准不能满足要求,项目就会被列为高风险项目,会在项目准备过程中增加相应的审批环节,确保风险得到合理管控。此外,亚行还会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财务、性别平等、社会与环境保障、减贫与社会效应、行业状况以及执行风险等方面进行尽职调查。

而对于非主权担保的贷款项目,亚行首先要考量项目的发展效益,然后要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财务、社会、环境以及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合乎亚行的风险管控要求,最后还要确保项目符合亚行的各项政策规定。亚行的非主权担保业务主要面向私人部门,亚行希望自己的参与能够帮助项目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引入而非替代商业性资金,并提高项目设计水平。

亚行的投资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但对其参与的所有项目都会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估。如果项目执行单位是公共部门,就会评估项目单位是否有资金保障项目的运营维护费用;如果是私人部门,就会评估项目收益是否足够收回投资,满足运营维护需求,以及产生合理收益。

《21世纪》:亚行如何展望亚太经济发展的前景?

张文才:总体看来,预计亚太地区的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仍然会是全球经济的引擎。根据亚行近期发布的《2018年亚洲发展展望》,2017年亚太地区的45个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长达到6.1%,比2016年提高了0.2%,这是强劲的出口需求和快速增长的国内消费共同推动的结果。展望未来两年,这一增长态势会有所放缓,我们预计2018和201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0%和5.9%。

亚太各次区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前景。东亚地区在2017年的增长速度为6.3%,较上年提高了0.3%,预计在今明两年会放缓至6.0%和5.8%;受益于国内消费强劲、出口增长以及政府支出稳定,中国的增长达到了超出预期的6.9%,而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为6.6%和6.4%。南亚地区在2017的增长速度为6.4%,较上年降低了0.3%,但仍是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次区域,预期在今明两年会提速到7.0%和7.2%。东南亚地区在2017年GDP增长为5.2%,并有望在今明两年继续保持在这个速度。中亚地区在2017年的复苏明显,从2016年的2.7%提速到2017年的4.3%,预期今明两年的增长速度为4.0%和4.2%。太平洋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次区域,2017年仅为2.2%,预期今明两年为2.2%和3.0%。

尽管我们预期亚太地区仍然会保持强劲的总体增长,但是也要注意到在下一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目前最突出的挑战就是日益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以及其引起的贸易摩擦会减弱未来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势头。另一个挑战则是如美联储加息过快,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可能会减少。但是总体看来,2017年的贸易增长加强了区域内贸易的联系,很多经济体财政与金融状况改善,这使得亚太地区目前处在相对有利的地位,能够趁势深化结构性改革,并能够应对大多数的挑战。

技术发展对就业长期影响是正面的

《21世纪》:《2030战略》将重点聚焦哪些领域?

张文才:亚行在年会期间听取了各方代表对《2030战略》的建议,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希望在年内最终敲定这一新的战略。亚太地区发展情况在发生变化,一些低收入国家成为中低、中高甚至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发展本国私人部门,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希望获得更多知识、技术、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支持。

新的战略针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挑战提出了亚行的思考和长期应对方略。亚行将在消除绝对贫困、减少贫富差距、加快提升性别平等、应对气候变化、建设宜居城市、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支持公共部门的改革和能力建设以及推进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等重点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并将强化自身作为亚太地区知识提供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推动知识和技术的转移。亚行在扩大自身业务规模的同时,还将加大动员更多的联合融资资金,推动更多PPP项目,动员更多资金特别是来自私人部门的资金帮助本地区发展。在新战略的指导下,亚行会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向发展中成员提供更多更好更快速的服务。

我个人认为新战略展示了亚行对亚太地区发展新形势和新挑战的理解,在现有的亚行2020战略基础上,新战略更加关注包容性增长、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私人部门的发展以及创新性技术与先进理念、先进知识的转移。

《21世纪》:亚行如何看技术发展对就业,尤其是亚太地区就业的影响?

张文才:亚行在《2018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对此做了详细的阐述。亚行在报告中分析道,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增长和提供高收入岗位的基础,而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推动了生产率的提升,所以技术发展对就业的长期影响是正面的。我们关注到社会各界对技术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在不断加强的担忧,即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失业,但是我们对于亚太地区就业承受技术发展冲击的前景仍然保持乐观,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新技术会把一些职业中的部分环节自动化,但是并不足以取缔这些职业。例如,自动取款机的出现并没有使银行出纳员这一职业消失,而是通过工作效率的提升把客户关系管理纳入到了出纳员的工作中。

第二,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需要满足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的可行性。目前看来,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相关的新技术最接近这一要求,但是制造业在所有工作岗位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第三,国内需求的增长也会产生新的就业。从2005年到2015年,由国内需求增长带来的就业量超过了技术发展引起的失业量。最后,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会产生新的职业与行业。我们已经看到在信息和通讯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未来更多的就业会出现在卫生保健、教育、金融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然而,新技术会改变一些职业对技能的要求,也有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压缩规模甚至倒闭。这些变化会使职业技能较少的人群收入增长缓慢,并加剧收入不均的现象。为了应对和降低这些可能的负面影响,政府需要在职业培训、劳工法规、社会保障以及收入再分配方面采取全面的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积极利用新技术以惠及大众。

(编辑: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