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获2.6亿美元B轮融资 时机成熟将考虑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 柳旭 上海报道
2018-05-18 18:33

又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考虑赴港上市。

“中国的生物医药迎来了一个好的时代,政府的支持、大量人才涌现,资本也在助力,新兴生物药企不断崛起。”近日,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江宁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

就在不久前,基石药业宣布获得了2.6亿美元(约16.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King Star Capital等多家参与,现有投资方元禾原点、博裕资本及毓承资本继续跟投,估值并没透露。

资料显示,基石药业是一家创立于2016年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联合治疗。目前,该公司已打造出一条包含10余款在研产品的产品线,其自主研发的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已接近完成I期临床爬坡试验,将于近期开展注册临床研究。

“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CS1001等多个公司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以及外部开发合作、吸引并培育医药人才等方面。”江宁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临床研发高级副总裁杨建新介绍说,联合治疗也是基石药业主要的布局方向,会与国内外拥有互补性产品的公司进行联合用药合作。“联合治疗现在已经在行业里面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结果,比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相比传统的化疗,PD-1和传统化疗的联合使得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翻了一倍。”

据了解,在联合研发方面,基石药业还采取授权引进(license-in)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并引进创新药物(“同类最佳”或“同类首个”,与自主研发产品管线具有协同效应、尤其是联合用药潜力的产品),获得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利用基石在临床开发的优势,加速推进产品在国内的临床研究。

实际上,除基石药业外,2018年以来,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也获得了融资,如3月,药明巨诺宣布完成9000万美元(约5.7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淡马锡、红杉资本和元明资本领投;4月,信达生物宣布完成1.5亿美元(约9.55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

在江宁军看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且医疗支出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医疗支出占据GDP比例偏低(5.5%,相较美国17.1%)。作为投资方,GIC私募股权部首席投资官朱勇勤亦表示,看好基石药业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实力,并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充满信心。

以肿瘤免疫疗法为例,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预计到2026年,PD-1 单抗市场规模将达到407 亿美元(约2592亿元人民币),而中国PD-1/PD-L1 单抗市场规模有望达432 亿人民币,国产规模245 亿人民币。

此外,政策也在助力生物医药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到加快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更是出台新规,自4月30日起,允许生物科技公司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由于具有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的特点,这一新规被认为利好相关企业进行创新研发。

对此,江宁军表示,这是具有前瞻性新规,对基石药业在内的创新药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以前由于A股市场的要求,去美国上市是唯一选择,而在新政下,基石这样的非赢利药企可以选择在香港或美国上市。“基石药业也在关注香港新规及美国的纳斯达克,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时机成熟基石药业会考虑上市。”

(编辑:张伟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