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贝佐斯的一盘大棋:不是针对谁,是说在座的各位最终都得给亚马逊工作

快公司
2018-06-01 16:17

收到风了吗?亚马逊的Prime会员数已经超过一亿,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上个月发布的年度股东信中写道。这封信还包含了另一个较少人关注的细节,根据公司所言,亚马逊2012年推出的名为Career Choice的项目已经使1.6万名伙伴获益。

该项目向在亚马逊工作满一年的时薪雇员提供高达1.2万美元的预付学费,让这些雇员可以在将近40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领域攻读学位,还有许多甚至亚马逊的业务还未涉足的领域,比如航空机械和健康护理等等。这个项目备受赞赏,因为它将“人”置于“员工”之上,促进了团队成员的在职满意度,同时达到利他和利己的目的。

但关键不在于谁从Career Choice中获益,如何获益以及获得多少好处。通过这个项目,贝佐斯向我们发送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展示了他对亚马逊未来走向的设想。亚马逊未来将出现在哪里?答案是无处不在。

真正的信息和使命

对于这封长达七页的股东信,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前半数内容都描述了贝佐斯的理念。在这前半部分中,贝佐斯重点讲述了自去年以来亚马逊成长。说到顾客时,他称顾客“永不满足”,“期待一直在改变。”他的这句话不是抱怨,而是赞赏。他将亚马孙描述成部落。“我们从狩猎的日子发展到今天,靠的可不是知足常乐,人们总是贪图更上一层楼,昨日的‘惊人之举’很快就成了今日的‘寻常事物。’”

贝佐斯似乎是在说顾客,但也反映了他认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这句评论既完美地描述了顾客的行为,也描述了过去二十年来亚马逊的行为。

贝佐斯还很可能认为这正是员工们的心态——在工作中总是感到不满足,想寻找更好的方法,对自己设立了最高标准。如此说来,Career Choice像是另一个典型的亚马逊服务,反映了亚马逊想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决心,即使这意味着掏腰包让自家员工到学校进修学习技能,还有可能导致员工离开亚马逊去往其他领域。

但事实远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甚至还要复杂得多。亚马逊正在通过Career Choice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支技能熟练的专家队伍,而这些人正是受Career Choice资助,必定对亚马逊怀有着感恩之心,当他们进入其他领域野心勃勃地想在这些领域掀起颠覆。当那个时刻到来,这些受益于亚马逊的前员工们很可能不会介意回归亚马逊的怀抱,于是亚马逊就收获了一批在自己尚未进军的领域里的专业人才。

聪明,大胆,布局宏伟

亚马逊的这种前瞻思维有例子可循。比如食物。几年前亚马逊低调地开了第一家Amazon Go,顾客可用亚马逊账号付款,接着很快又推出了食物快递服务AmazonFresh。最初来看,这两个项目与贝佐斯的规划风马牛不相及,几乎不值得注意,毕竟亚马逊的主要业务是售卖和递送非可食产品。如今回想起来,Amazon Go和AmazonFresh都是试验行动,直到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标志着公司全面进军食品行业。

另外,还记得2013年亚马逊好心地对经营惨淡的美国邮政服务伸出援手,用邮政服务来递送如今占据公司40%快递业务的货物吗?现在看来这也不是随意之举,亚马逊已经获得机器人快递专利,这些机器人会打开顾客的门并将快递扔到顾客家里。虽然怀疑主义者们声称亚马逊难以进军类似制药的某些行业,但历史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亚马逊的每一步行动。

确实,类似Career Choice的项目让我们看到贝佐斯是何等地精明。通过让员工们(尤其是那些工资不高、职业发展需求常被其他公司忽略的员工)在39个不同的领域学习和探索,他让亚马逊及公司雇员都接触到新思维。势力范围等同于创造力;贝佐斯在股东信中提到的“永不满足”正在定义当今的每个市场。而且,他似乎比大多数人都明白,当时刻来临时,只有具备创造力和开放性思维的文化才能走向未来。

“别担心,你会回来的”

 亚马逊总是在想“当时刻来临时”。公司愿意在不赚钱的项目上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容忍长达数年的微薄利润空间。但这一直都是贝佐斯的长远策略之一,Career Choice正好完美反映了这一点。

这个项目看似一扇通往外界的门,但它其实是一次入侵布局。若你是一位亚马逊员工,离开公司之后进入了亚马逊尚未涉足的领域,那么,当这个技术巨头终于踏入那个领域时,你很可能就在那里等着它。即使你离开了,若你具有创造力且为自己设立了高标准,那不止亚马逊想要你回来,你自己都会想回亚马逊来继续提高自己。

这正是贝佐斯在股东信中布下的局。可怕吗?若过去几年来你在亚马逊的行动中看到“平台垄断”的雏形并为之颤栗,那么,这个设想无法给你任何安慰;若你将这个技术巨头的做法看作利用自己的丰富资源来提升底层员工们的技能,你可能会觉得受到了鼓舞。无论是哪一种,如果你只关注如今Alexa能连接到多少设备,那你很可能会错过这封信的重要暗示:亚马逊不仅在向你售卖更多的家居产品,更在入侵你的家。

来源:快公司FastCompany

(编辑:李习双,曹瑞芝)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