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专题发布会。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表示,近年来网上有声音认为眼保健操无效。但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对眼保健操做了科学的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调节视疲劳,在正确眼保健操的帮助下,对近视眼防控方面确实有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目前我国很多儿童青少年,小小年纪就已戴上了眼镜。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约为30%,中学约为60%,高中约为80%,大学约为90%。
“与国际相比,我国各年龄段的近视发病率呈现趋势为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眼科医师们对此非常担忧。”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龙琴说。
为什么会导致近视?王宁利表示,导致近视的最主要因素为近距离负荷。且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的措施,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
他强调,鼓励从学龄前,就开始做有效的户外活动,以预防近视;已近视要科学用眼、科学学习、参加户外活动、均衡营养膳食、坚持做高质量的眼保健操。
王宁利透露,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来缓解近视。该药已在新加坡、台湾等地区使用,国家药监局正在评审,很快中国大陆也将上市。
焦雅辉表示,为做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目前已从政策、宣传等五大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引导。2016年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五项要求,包括纳入教育、卫生发展相关规划,组建省级专家队伍,开展综合防控试点等;二是指导创建良好用眼卫生环境。对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与黑板配备、学生使用电脑、一日学习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改善教室用眼环境,指导学生用眼行为,为预防学生近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开展学生近视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从2016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重点加强不同年龄段学生视力的监测。今年,还将扩大监测范围,开展专项调查,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四是做好屈光不正的筛查和科学矫正。近日,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已正式印发,一方面指导医疗机构和眼科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
五是开展视力健康保护的宣传教育。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
“下一步工作要让青少年自发的爱护眼睛,这是很重要的。”王宁利表示。
(编辑:吴红缨)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