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主权风险部亚太区负责人Marie Diron: 中国稳增长与去杠杆并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8-06-06 07:00

6月5日,穆迪主权风险部亚太、中东和非洲团队负责人Marie Diron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谈及中国正在进行的去杠杆,以及中国经济形势。

Marie Diron认为,4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有所分化,并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加速改善。预计中国2018年经济增速为6.6%,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很强劲的增长。中国当前积极推动的去杠杆,长期有利于信用改善,短期内势必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经济增长对中国仍然重要,这意味着去杠杆会是渐进的,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年时间。

稳增长与去杠杆并进

《21世纪》:你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看?

Marie Diron: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我们预期下半年增速会有所下行,这与信用收缩有关。我们预期中国2018年GDP增长6.6%,相较其他国家而言,这是很强劲的增速。

我们认为这个增速略高于中国潜在增速,中期来看,中国潜在增速会稳定在5%-5.5%。这个判断是基于中国现状,有三方面因素,包括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再平衡相一致,投资增速会趋缓;中国当前生产率趋于稳定,目前还没有上升的趋势。

《21世纪》:如何看待中国的去杠杆进程,这对主权信用评级有什么影响?

Marie Diron: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加之银行等融资部门也多为国有,出现了资金在体系内循环的现象。去杠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进程。去杠杆的推进,会使得中国经济增速更趋同于潜在增速,这个过程如果比较顺利,对主权信用评级是正面影响。

中国在去杠杆的同时,依然会保持经济稳健增长,这是两个并行的政策目标。去杠杆势必会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但经济增长对中国依然很重要,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去杠杆的过程会是渐进的,去杠杆会持续好些年。我们预测中国经济2018年能保持6.6%的增长,也是基于这个判断。

《21世纪》:中国去杠杆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Marie Diron:去杠杆关键在于去风险,不能光看去杠杆的数量,还在看去杠杆的质量。如果杠杆转移到生产效率更高的行业,当前的债务水平会更可持续,这会对评级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我们看到,中国杠杆确实在不同部门间转移,但杠杆是否转移到高效率的行业,现在还不好判断。

地方政府去杠杆会是渐进的

《21世纪》:中国在着重降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杠杆率。你们如何看待这两个部门的债务状况?

Marie Diron: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是相关联的。有相当比例的国企杠杆率比较高,其中地方融资平台借由地方政府隐性支持进行融资。地方融资平台对地方政府很重要,融资平台承担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等诸多重要功能,如果他们债务高举,可能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影响。去杠杆造成融资平台信贷收缩,可能会对地方经济带来影响。当然,如果能降低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会带来正面评级效应。

《21世纪》:中国正在不断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直观的影响是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如何看待这些举措?

Marie Diron:去杠杆和稳增长这两个目标,要平衡好是困难的。地方政府确实有融资缺口,需要资金支持来进行基建投资,原来主要靠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关上这些门,地方政府经济会放缓。

去杠杆太快,会影响地方财政的稳定性。地方政府面临融资缺口的情况下,要么中央给予更多财政转移支付,要么由中央政府承担部分基建投资职责。今年中国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这为地方政府腾出了更多举债空间。

我们认为中国去杠杆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去杠杆的过程应该是渐进的。去杠杆带来的信贷收缩,虽然已经反映在宏观数据上了,但中国经济的底子还在,基数也比较可观。决策层和市场机构都在观察,观察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近中国央行出台了一些措施,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中国去杠杆的进程会继续,中国的决策层也会实时监测政策影响。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zhouxx@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周潇枭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块资深记者。白日行走财政界同百儒品言论道,深夜俯身电脑旁虑社稷乾坤方圆。犀利笔锋之间不失感怀温润,特立独行之余破解财税棋盘。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