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车在2024年起实现与燃油车平价,最早实现的将是美国的SUV和欧洲的中型车。
这一预测来自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报告《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2018》。6月11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先进交通团队研究主管 Colin McKerracher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因排放标准、油价等因素影响,燃油车成本将略微上涨,而新能源乘用车的成本则逐渐下降,到2024年就能实现新能源乘用车与燃油车平价。
“从2024年起,即便没有补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将更有竞争力。2028年前,中国、欧洲和美国都将出现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出行需求且价格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车型。我们预计届时需求S曲线的拐点会出现。”McKerracher说。
新能源汽车造价减少主要因为电池价格下跌。过去三年,锂电池模组价格保持着20%以上的降幅,2017年为209美元/千瓦时,还不到2014年的四成。McKerracher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到96美元/千瓦时。
这并非天方夜谭。特斯拉CEO马斯克6月5日在股东会议上表示,预计特斯拉公司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突破100美元/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成本障碍,将在两年内突破电池组100美元/千瓦时的成本障碍。
“过去的一年里,车企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政府颁布了控制污染的新政策,这都促使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更加乐观。”McKerracher说,内燃车销量将从2025年左右开始下滑,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届时将达到1100万辆。2040年的销量将达6000万辆,占比将达到55%,保有量占比将达到33%。
中国将是主要阵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全球市场的50%,此后因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平价,其他国家销量上升,中国市场份额将在2030年下降到39%。
“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很难成为主流。”McKerracher认为,混电只是车企应对政策的权宜之计,这类车难比燃油车更便宜。
报告对公交的电动化进程的预测更为乐观。2030年前,公交的电动化进程将领先于乘用车,届时几乎全部的新公交车都将是电动车。
“中国在新能源公交车市场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去年占据了全球市场的99%。其他市场也会跟上这一趋势,到2040年我们预计全球城市公交的80%都将是新能源汽车。” McKerracher说。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毫无疑问需要电池的支撑。报告预测,2030年电池需求会增长25倍。需求结构也将发生改变,“今年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就会超过消费电子,车用动力电池才是锂电池最大需求市场。”McKerracher说,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将超过1500GWh。
中国已占据锂电池制造先机。报告预测,中国占全球产能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59%上涨到2021年的73%。
电池需求的暴涨是否会导致锂、钴等关键金属的供应短缺?先进交通团队资深分析员Salim Morsy表示:“尽管我们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乐观,但我们认为有两个障碍正在逐渐显现。短期来看,我们认为2020年后钴的供应短缺将使得近几年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的趋势放缓。长期来看,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一个挑战。”
报告还评估了新能源汽车对能源世界的影响。报告预测,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用电量需求较现在增长32倍,但仍仅占全球用电量的6%,而新能源乘用车和公交车每天能替代700万桶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