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 浙江千亿投资布局32个文化产业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包慧 杭州报道
2018-06-27 07:00

比如,杭州市文创办与杭州银行合作的3800万元的文创产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目前全国首个以文创企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为风险补偿对象的针对性机制。

6月26日,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发布暨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活动在杭州举行,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等之江文化产业带内重点项目完成签约,总金额约180亿元。

之江文化产业带近期将重点实施32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其中,数字文化产业领域重点项目13个,影视文化产业领域重点项目7个,艺术创作产业领域重点项目8个,动漫游戏产业领域重点项目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建设文化浙江、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的部署。在这个大背景下,浙江尤其是杭州的文创金融业发展很快。

过去十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增长量超过6倍,这背后则是文创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2017年,杭州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19.0%,占GDP比重24.2%。

以2013年设立了全国首家文创金融专营机构的杭州银行为例,至今年一季度,杭州银行的文创金融客户907户,授信总额89.36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银行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文创金融表内外贷款余额突破40亿元,已累计为文创行业提供超过70亿元的信贷支持。

政产融三方合作模式

浙江省政府印发的《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完善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人才、文化贸易四大支撑体系,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为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称,浙江正在研究组建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专项基金,并发挥好浙江省、杭州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在文化金融体系方面将重点加快推进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建设,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

政产融结合撬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案例是3800万财政资金撬动30亿信贷。比如,杭州市文创办与杭州银行合作的3800万元的文创产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目前全国首个以文创企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为风险补偿对象的针对性机制。

简单来说,财政将专项扶持资金作为文创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保证金,银行以一定杠杆比例放大并贷款给企业。发生不良就将其拿出来承担损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杭州银行处了解到,目前累计已有近300家企业以版权等无形资产为核心质押物,甚至以信用的形式获得超过30亿元贷款,杠杆撬动效应显著。

《规划》还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力求突破,财政政策方面,2018年起5年内,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内新投资的文化企业按规定程序审核认定后,缴纳税收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其当年增收上交省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税收政策方面,文化类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以及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可按规定比例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土地政策方面,2018年起5年内,经省政府批准的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享受与已验收命名的省级特色小镇相同的土地政策。

之江文化产业带模型

根据《规划》,之江文化产业带的规划范围以钱塘江杭州段为轴线,以上城、江干、西湖、滨江、萧山、富阳6个沿江分布城区为核心。

来颖杰6月26日表示,2017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四上”法人单位5675家,营业收入9372亿元,利润1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28.4%。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和生产力指数位居全国第4位,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第3位,全省文化产业正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杭州市西湖区区长刘颖当日也表示,之江地区位于杭州的南大门,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是西湖区文化产业的主平台、主阵地, 艺创小镇、云栖小镇、龙坞茶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起到了成效,蔡志忠、孟京辉、王伟忠、陈立恒、郭守正等一大批名人入驻。

之江文化产业带总体构建“一带一核五极多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其中,“一带”为集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等为一体的之江文化产业带;“一核”为之江发展核,重点打造之江数字文化产业园;“五极”为滨江(白马湖)、奥体(湘湖)、上城、九乔、富春五大发展极;“多组团”即通过串联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11个特色文化组团。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