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华为云收入同比增长7倍 推出EI智能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骆轶琪 深圳报道
2018-06-27 14:25

物理世界+智能体=智能世界。

国内云计算发展如火如荼,多品牌兴起、传统企业加速上云……作为其间一种基本生产力的AI,在云计算的应用深度上则显得尤为重要。

6月26日,华为云中国行首站落地深圳,华为公司副总裁、云BU总裁郑叶来详解了华为云EI(企业智能)智能体的整体逻辑和具体应用。

提出“智能体”概念,是因为云服务并不是一个核心大脑中枢就能完成,还需要“管道”作为“四肢”连接各项终端,郑叶来的解读是:物理世界+智能体=智能世界。

定位普惠AI的华为云,也为智能体赋予了更多能力:深度学习、图像搜索等。

数据红利时代

互联网行业面对人口红利的消退,其应用在云基础设施领域的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郑叶来的答案是:数据红利。“我们有一个调查报告,64%的企业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统计显示全球前2000家跨国企业中,67%的CEO已经将数字化作为公司战略的核心。未来一定会进入数据红利的时代,也就是各行各业都进入到未来发展的创新创业大时代。”

而在公有云领域,世界上份额最高的是亚马逊AWS,其次是微软、Google等品牌,国内厂商中份额较大者当前还是阿里云。

近年来除头部互联网企业之外,诸多关联厂商也在加速崛起。郑叶来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云计算厂商是多品牌群起的阶段,但未来也将有“收”的过程。

对于自身,郑叶来多次表示,“华为云今天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

数据表现上也确实如此。自去年将Cloud BU升级为一级部门,华为云业务确实现了高速增长。

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华为云收入同比增长700%,合作伙伴增长45%,上半年华为云市场新增上架应用872个。去年年报则显示,自从Cloud BU成立后,华为云的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都增长了3倍;推出公有云合作伙伴计划,全年发展伙伴超过两千家。

“我们没有大量投资形成华为系的投资。今天选择我们的人,是真正相信我们,所以我们压力很大。”在演讲环节,郑叶来如此感慨。

这也源于华为云的“三不”策略:不做应用、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一方面我们希望成为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头号合作伙伴’,同时我们特别希望成为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的创新者。”

据郑叶来介绍,华为云推出的云服务器C3,计算性能优于业界15%;华为云软件开发服务DevCloud,已在线上拥有9万名开发者。

智能体贯穿普惠AI

华为公司在AI领域的研究源于2012年,当年6月投入诺亚方舟实验室,主导人工智能和算法的相关研究。

在2017年3月正式成立Cloud BU后不久,即提出华为云EI。时至今日,华为云将AI在其中的应用定义为“智能体”。

郑叶来解释道,“通过云上EI平台、智能边缘的平台,和无处不在的联接。将复杂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业知识,通过智能体的计算,反馈给物理世界。这样智能体不仅做了历史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做了实时感知,并与物理世界互通,实现真正的智能。”

为此,他举了个案例。红绿灯路口效率对整个城市交通治理非常重要,交通智能体最核心就是把信号灯和路口的协同智能管理,一个路口就是一个智能体,一个交通方案的路口就是一个智能体。根据交通拥堵情况来实时调整交通灯的控制设备,让交通变得通畅。

“我原来住在深圳郊区,经常从那里开到路口15分钟,路口开到公司停车库20分钟,我自己都受不了,最近发现端到端20分钟就可以搞定。这个地方应该说是城市密度最高的地方。”郑叶来解释道,这不只是基于历史统计的近周期优化,还有实时感知的信号灯变化,做到区域协同的实时感知优化,并不断学习和演进。

AI应用的痛点在于,价格高,且同时懂得应用和算法的人极少。因此,郑叶来介绍了华为云EI智能体的深度学习功能。服务内置了大量基于开源数据及训练好的模型,并支持模型选择的自动化,企业只需要把自己标注好的数据加到华为云的深度学习服务中,就可以快速提供训练企业需要的业务模型,这样免除了模型训练的编程过程。

图像搜索方面,近期华为云还与中国图库网合作,后者还可借力前者进行盗图追责。郑叶来总结道,“这个合作是我非常高兴看到的,中国不能都是靠硬件,更应该重视软件的知识产权,重视这些著作权。以技术信仰维护商业信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