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年内计划开工的6-8台核电机组依旧在等待。
6月30日04时48分,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机组状态控制良好。
就在不到11小时前,6月29日17时59分,台山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
台山核电1号机组采用的是法国EPR核电技术,三门核电1号机组所采用的是美国AP1000核电技术,均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台山1号、三门1号两台机组也因此分别成为全球首台实现并网发电的EPR三代核电机组和AP1000三代核电机组。
台山核电站是中法两国能源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由中广核集团、法国电力集团和粤电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台山核电1号机组于2009年开工建设,2号机组于2010年开工建设,分别是全球第三、四台开工建设的EPR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台山核电1号机组在完成了装料前的各项试验和准备工作后,于2018年4月10日开始装料,于6月6日达到临界状态,6月29日顺利完成了发电机并网前的各项试验和并网测试。并网后,机组还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带负荷试运行和相关试验。各项试验符合要求后,机组将进入满功率示范运行考核。
台山核电站采用的EPR技术是由法国电力集团和法马通共同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项技术吸收了过去40年国际上积累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反馈和技术进步,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在项目前期台山核电充分吸收了欧洲两个EPR先行项目的经验。
而三门核电项目采用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AP1000核电技术,由国家核电负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实施核岛总承包。
浙江三门核电一期(2台AP1000)、山东海阳核电一期(2台AP1000)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其中,6月21日,由国家核电控股投资、建设及运营的海阳核电1号机组首次装料也正式开始,向并网发电迈出关键一步。
台山1号机组、三门1号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新的核电技术首次得到应用,可行性正在被证明,对于核电新机组审批窗口再次开启有正面影响。
有核电分析人士指出,未来5-10年,国内三代机组和四代实验机组的建设将进入正常轨道。目前,我国核电主设备和关键设备大部分由国内供货,设备国产化率已接近90%。一般来说一台百万级三代核电机组的总投资为160-200亿元,其中约60%设备投入,预计每年将带动600-800亿设备市场需求。
(编辑:李一戈)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