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家主席写信的在港院士陈清泉:大湾区城市需对接顶层设计,合作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戴春晨 广州报道
2018-07-03 07:00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对24名在港院士联名信作出重要指示,推动中央科研资金“过河”。此举引发海内外科研工作者和市场人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在即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政府官员、企业正在抓紧交流互访,以期推进三地产学研更深入的合作。

近日,发起联名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出席广州院士咨询座谈会。年过八旬的陈清泉是国际有名的电子工程学家,还身兼英国等数国的院士。座谈会间隙,他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谈及中央科研资金“过河”,以及香港与内地科技合作。

陈清泉认为,在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定要梳理港澳与珠三角9座城市的各自优势,推动各城市的政府施政纲领、规划与国家的顶层设计对接,建立对应的机制。一旦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连成城市群,就能更好地提供应对能源、信息、材料、健康等全球重大挑战的方案。

发挥香港科学家的力量

《21世纪》: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在港院士联名信作出重要批示,推动中央科研资金“过河”至香港科技界。身为联名信的发起者和在港工作的科学家,你如何评价中央科研资金“过河”对香港科研的影响?

陈清泉:联名信从递上去到得到习近平主席的批示,时间之快让我觉得有些意外。这首先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科技发展的重视、对香港科研人员的关怀,给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科创事业巨大的鼓舞。中央科研资金“过河”后,香港科学家可以自己申报国家的科研项目,从精神上也更加有了“一家人”的感觉。

过去,香港的实验室和内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伙伴”,两地的科研人员是合作关系。但是,内地的科研经费很难跨境汇过来香港,而在香港购买的科研设备运到内地也要交税。这种情况阻碍了内地与香港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央科研资金“过河”的主要变化,我的理解是一方面香港科研团队可以独立申报国家级课题、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香港的实验室可以和内地的重点实验室连成一个整体,比如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实验室。这是香港可以更加深入融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体现,将加速内地与香港的人才、科研资源的融合。

相对内地来说,香港的优势十分明显。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有着最为密集的科研人才。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口,却有40多位两院院士,这样的人才密度可比得上北京、上海和西安;另外,香港的高校整体上在全球的排名都靠前。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是科研资源最密集的城市。

所以我认为,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就一定要发挥香港科学家的力量。

内地有科技转化的市场

《21世纪》:我们知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大重点就是科技创新。香港这样好的科研资源,应该如何与珠三角、与内地开展合作?我们也看到已有的一些例子,比如深圳的大疆无人机就是香港技术的转化。

陈清泉:虽然香港科研很强,但香港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没有强烈的市场需求。香港与世界紧密联系,香港许多公司可在全球任何地方购买成熟的技术,也不一定要采购香港的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从商品再到市场,需要成熟转化的技术,但目前香港缺少这样的机制。但另一方面,从香港很多青年科学家到深圳创业可以看出,深圳有较为成熟的转化机制,有较为成熟的孵化机制。

这也就形成了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互补关系。

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强于金融和贸易,对科技的投入不算突出。但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在不断加强创新科技方面的投入,特区政府在2015年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预计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对“创科”的投入将成倍增加,这将利好香港科技的转化和孵化。

如我刚才所说,香港缺乏科技转化足够的市场需求。在香港做科技孵化的同时,珠三角地区目前经济发展很快,科技转化的需求强烈。因而,珠三角地区可以支持孵化器、加速器的运营。目前,顺德、中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也推出很多人才政策,比如推出“德才卡”,让人才享受很好的公共服务。通过好的环境吸引香港、澳门乃至全球的人才,是一种大趋势。

中央的政策出来了,要落实好,每一个城市都要发挥最大优势。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四大要素:一是科技和人才,二是政策,三是市场,四是金融。这四个要素要融合好,就要提高创新的能力和转化能力。

合作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过去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香港和深圳的合作。深圳与香港的科技合作,对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合作有何启示?

陈清泉:香港与深圳距离很近,过了罗湖桥便是。地理相近的因素,是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与深圳合作得好的重要基础。从整体上看,除了深圳,珠三角地区其它8座城市距离香港也很近,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进一步拉近了珠海与香港的距离。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为以后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但需要指出的是,香港与深圳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根本上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体现,市场合作的力量跨越了行政区划的壁垒。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进一步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城市群,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让科技、人才、资本便捷流动。这一点很重要,港澳与内地有“一国两制”的差异,要真正将城市的合作打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不简单。

在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就一定要梳理港澳与珠三角9座城市的各自优势,推动港澳特区政府的施政纲领、珠三角城市的相关规划与国家的顶层设计对接,建立对应的机制。要将港澳与内地的制度安排、城市规划和产业生态都对接起来。

过去深圳和香港的合作,因为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差异,有时香港(对与深圳的合作)热一点,有时深圳(对与香港的合作)热一点,现在是双方要同步热起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给了很好的机会,希望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相互的合作)热起来。

如果港澳和珠三角城市的合作更加深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就能连在一起,这种融合最大的体现是提供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方案。这包括气候变化、可持续的能源、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人口老龄化、快速城镇化、新的传染性疾病的产生、网络安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信息、材料、健康四个方面。只要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进一步提供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案。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