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港股下挫3.2% 南下及海外资金加速撤离 赴港上市新经济公司压力倍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
2018-07-05 07:00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今年上半年,港股上演了一出虎头蛇尾的行情,在1月底升至33484点的历史高位后,便急转直下。 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累计下挫3.2%,进入6月跌幅不断加大,当月暴跌4.97%。

“目前港股的支撑位在28000点左右,投资者密切留意第一轮中美贸易制裁措施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爆发全面贸易战的机会较小。但是一旦出现更多不确定性,恒生指数有可能进一步下探。”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截至7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报28241点,下跌303点或1.06%,大市成交额跌至891.39亿港元,创自6月13日以来新低。

陈致强透露,现时负责的股票组合中对港股市场的评级维持中性,“如果市场进一步下跌,一些具有长线投资价值的股票可能会有好的买入时机,我们看好的板块主要包括互联网科技、消费、环保等。”

在陈致强负责的安联亚太股票基金中,香港市场配置占比9.6%,位居第四;中国则居首,占比达33.95%;咨询科技、金融科技、非主要消费为前三大持仓板块,占比分别达到27.6%、22.07%、9.52%。

南下资金抛售忙  6月创净卖出纪录

近年来,借道“港股通”南下的资金已成为港股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通南向资金除1月份恒指屡创新高时出现大举流入,一直呈逐步下降趋势,5月份港股通南向资金净流出19.15亿元。

随着港股行情走弱,南下资金正加速抛售港股。公开数据显示,借道港股通南下的资金6月大力度净卖出,金额达到109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净卖出最高纪录。

根据本报记者查阅的数据,过去20个交易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南下的投资者在不断抛售“股王”腾讯,累计流出91.57亿港元,位居首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港交所均录得超过10亿港元的净卖出。

“南下资金买入的股票呈现周期轮换的特性,这类资金通常在几周内集中买入某些股票,之前我们看到南下资金一度青睐银行股、收息股,后来又转向科技、消费股。随着市场不断下探,估值越来越吸引,我相信这些投资者也会逐渐回归。”陈致强表示。

同时,由于美元走强,美股一枝独秀,大量资金不断流出新兴市场,香港亦未能幸免。高盛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六周内,南下资金、离岸主动基金以及ETF基金共净卖出了67亿美元离岸中国股票,相当于过去3个月的资金流入。其中,南下港股通资金净卖出约20亿美元、离岸基金净卖出约47亿美元。

“这波对离岸中国股票的抛售金额相当于2015年市场震荡时期的一半,但其他一些风险指标显示,市场不太可能出现与2015年下半年类似的市场波动。”高盛分析师在7月1日发布的报告中坦言。

此外,野村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刘鸣镝在6月29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仍未走到最坏阶段,当下投资者会倾向先沽货后观望,其他潜在地缘政局忧虑也对大中华地区股市带来压力。有鉴于此,该行将2018年末恒生国企指数的目标由13300点下调至11700点。

陈致强认为,投资者对全球增长的前景心怀担忧,近期全球贸易数据有所恶化,因此短期内市场将受避险情绪主导。根据高盛的统计数据,目前专注亚洲市场的共同基金现金水平达到3.1%,高于今年年初的2.2%,并接近10年历史水平高位。

新股募资为数年来最低 IPO市场恐受拖累

港股“跌跌不休”,无疑将拖累一大波计划赴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过去两周,小米、美团点评、猎聘网、找钢网、同程艺龙、映客、多益网络、指尖跃动、宝宝树等多家内地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将寻求在香港进行IPO,并已递交招股书。

“小米招股的表现明显差于市场预期,由于多个新经济公司排队来香港上市,这个板块的题材不再具备稀缺性,对估值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

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登陆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首只股票,小米最终却以17港元/股的下限定价,集资规模也大幅缩水。据悉,在机构参与的场外交易中,小米价格仅为16.15港元,较发行价折让近5%,成交金额达2.2亿港元。

陈致强还指出:”如果这些股票上市后破发,无疑会拖累整个IPO市场的气氛。此前新科技股票上市的价格偏高,经过这次市场调整后,计划上市的公司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估值,甚至推迟上市时间表。”

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共有108家新股上市活动,比去年同期增长50%。然而,上半年募集资金总额却是近几年来新低,为504亿港元,同比下降8%。上半年仅有1宗超大型IPO,即平安好医生,占主板融资总额的19%。(编辑:董黎明)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