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今天发布了《深入推进张江—临港“双区联动”,打造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行动方案》指出,结合张江、临港以及周边区域各自的优势,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希望实现张江—临港和周边镇“2+N”产业发展格局,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激发新动能,进而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由此所形成的“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则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十家以上独角兽企业。
受访专家表示,张江和临港两地本属于上海自贸区范围内,此次将两区间的产业联动与周边地区形成互动的发展格局,对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将成为浦东新区2018年实现GDP突破万亿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科创研发与高端制造对接
此次《行动方案》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张江与临港“两区联动”。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张江作为科创中心,科技研发能力突出,而临港作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散地,二者间的联动将形成研发与生产的强势对接,从而推动浦东新一轮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张江高科技园区经过近26年的开拓发展,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园区内在加快集聚和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设施集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的同时,也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临港被定义为“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引擎”,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和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近年来,临港的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产业逐渐呈集聚的发展态势,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集散地。
事实上,二者均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联动发展的态势早有端倪。2018年初,张江科技港·先进制造产业园在临港综合区开工,这被称之为两区创新联动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除了张江与临港两区形成联动发展态势外,《行动方案》还将张江-临港的周边镇纳入其中,推出了“2+N”的产业发展布局,以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
《行动方案》指出,未来浦东新区将立足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具体内容,推动“南北创新走廊”的建设和落实。加强推进张江、临港以及沿线各镇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指出,张江—临港的“双区联动”不仅是点上的切入,更是线上的联动和面上的推进,将促进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整合,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活力。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左学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江与临港的联动发展本来就是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进行的,如今将二者与周边地区进行联动发展,符合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强化自贸区改革与全市改革联动发展的要求。
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7月10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被视为当前上海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当天同时揭牌的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也是其推动电动汽车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与核心。待其建成后,将会成为浦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又一个重要代表。
特斯拉进驻临港可谓恰逢其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就明确了以智能网联汽车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具体要求,通过三年的努力,由张江和临港两区联动打造的“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将力争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外,计划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十家以上的独角兽企业。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刘乃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行动方案》是在浦东原有的生物医药产业、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汽车制造业基础上做出的发展规划,希望在新的企业逐步进入后形成三大产业集群。其对于此类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乃全认为,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还能使原先以浦东为核心的发展空间向临港方向延伸,未来将逐步形成多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形成首批5个产业项目的联动意向,包括华域汽车、微小卫星中心、云从科技、翱捷科技、ABB等,项目覆盖汽车、航天、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等领域。
数据显示,位于浦东的上海自贸区2017年累计新设企业超过5万家,实到外资占全区比重超过90%,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227家。随着央企总部、国际性贸易平台和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加快集聚,上海自贸区的新增扩大开放项目达到400个、累计数量达到2390个。
在此基础上,《行动方案》提出的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无疑将成为浦东2018年底突破万亿GDP大关的关键抓手。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行动方案》希望通过重点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来形成浦东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将直接助推浦东新区在2018年完成GDP突破1万亿元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刘乃全表示,《行动方案》所涉及的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利于浦东形成新的竞争发展优势,同时也要求三大核心集聚产业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与协同的关系,形成集群创新的外溢效应,这更是未来浦东发展的关键。
(编辑:李博,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lucl@21jingji.com,libo@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