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民营医疗机构良莠不齐 将加强质控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佳昕 武汉报道
2018-07-13 18:51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在于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向媒体表示,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和服务量上增长较快,但总诊疗人次占全国比重还不足20%,在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能力,特别是专科服务能力水平上,仍然良莠不齐。下一步将加强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质控工作。

鼓励社会办医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约20省市出台新政支持社会办医。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民营医疗机构44.8万个,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6.3%,其中民营医院1.8万个,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0%。

从服务量来看,2017年民营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18.4万亿人次,与2013年相比,增长12.9%。民营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22.5%。民营医院的总诊疗人次为4.9亿,与2013年相比,增长69%,占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4.25%。

从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的数量,占全国比重较大,但总诊疗人次却占比较小,与数量占比不相匹配。

记者了解到,这与目前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规模较小有关。以上海为例,目前大部分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护理站等,每家仅有几十张床位。

在郭燕红看来,民营医疗机构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发挥了作用。不过,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能力,特别是专科服务能力水平上,仍然是良莠不齐。总体来看,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水平、技术能力与公立医院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也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与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培养一个好医生、建设好一个临床专科、树立一个医院的品牌都需要较长时间。民营医疗机构都是新兴的医院,在人才培养、专科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和弱项。”郭燕红说。

郭燕红表示,下一步,将在民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上,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质控工作,通过全国30多个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各省的质控中心,把民营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纳入整体国家质控体系,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质量信息的分析,对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质化管理。

二是同步加强民营医院专科能力建设,鼓励民营医疗机构聘用高水平专家团队,逐步提升本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如通过目前实施的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让多点执业医生,尤其是年资高的医生,服务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

三是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包括临床人才和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人才。

(编辑:耿雁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