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建立个人延税账户 有效对接全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洁雪 深圳报道
2018-07-19 07:00

王忠民

编者按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与之同时,20年的时间,公募基金跨越海外基金业上百年走过的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 随着国内第三支柱的建设,公募基金如何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课题。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指导下,7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致敬公募20年暨养老金管理”夏季研讨会,并发布《养老金第三支柱元年白皮书》。公募基金在投资研究、人才队伍、产品布局、风险控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筹备,可初窥一二。(李新江)

社保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8.4%左右,获得了有效回报。

7月12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致敬公募20年暨养老金管理夏季研讨会”上表示,社保基金18年发展积累的经验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启示在于,养老金第三支柱从建设之初就应该拥有全面的金融选择,要与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所有产品、所有工具有效连接。

“只有充分开放,才能尽可能分散风险。” 王忠民坦言。

除了“投向要广”这一核心逻辑之外,养老金的另外一大重要的逻辑基础在于减税和延税,而这必须建立在个人账户之上。建立个人养老金延税账户、与全面的金融市场的对接,是推动养老金“航母”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建立个人延税账户

在研讨会上,王忠民直言,今天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规模不要说与第二支柱的1.2万亿企业年金无法竞争,甚至和刚刚才兴起几年的职业年金都无法相比,因为职业年金是强制性积累的。若要与社保基金的储备性养老金去比较,更是没有办法相比。所以如果第三支柱中只局限在现有职工可支配收入去连接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金融产品端口才给延税,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样的现状下,王忠民认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必须要同时具备两大发动机:一是建立养老金个人延税账户,这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逻辑基础;二是将这一账户与所有金融市场产品自由对接,全面开放。这两者解决了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来源与去向问题。

王忠民指出,过去社保基金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收益,社保基金免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过去18年社保基金投资的回报总额约1万亿,而这当中约25%是前面挣的钱再滚存过去复利结果带来的,养老性长周期的钱,越早进行市场化投资,就能越早带来有效的复利结果。

因此,王忠民认为,要尽快建设个人账户制度,而在这其中,首先需解决原有社会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问题。对于社会养老金中的个人养老账户要早做定义,完成资金结存。同时要有鼓励性的免税和一定延税政策,尽可能地扩大初始投资。

有效对接全市场

在建立个人延税账户的基础之上,王忠民认为,下一步则是解决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去向”问题。

王忠民指出,社保基金18年来年化回报率达到8.4%的关键之道还在于,社保基金从成立之初只能存银行、买国债以及原来的基础养老金的投资逻辑,迅速地发展为可以投入到二级市场当中,可以做直接的股权投资,可以做私募股权投资。即使固定收益类资产在全国社保基金资产配置当中不低于40%,但固定收益资产中可投品种也非常多,社保基金还可以通过市场当中的专业化基金进行配置,可投范围是很广阔的。

因此,王忠民认为,养老金第三支柱不仅要快速建立,而且从建立之初就应该让他的投资选择可以在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当中的所有产品、所有工具、所有市场中去有效连接,而且也要积极的准备和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新出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去连接,甚至需要连接今天市场当中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易中还没有庞大出现的市场,这是社保基金过去18年的经验。任何一只中国养老金和社会保障金需要沿着这个逻辑才可以得到相对好的长期回报,才可以得到资本投资积累当中的理性选择和成长之路。

他表示,按照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快速市场化的逻辑,任何养老端口的钱,如果接口到最快速成长的一个资本市场的通道当中去,那它一定会分享这个时候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一定会带来有效的回报,同时真正的把它滚存到基金里面去。

王忠民提到,今年是公募基金20年,同时中国个人账户的建立也是20年,因为1998年的时候全部的个人账户才真正的普遍开始实施。如果20年前共同发生的这两件事情,产生了一种真正的连接,比如那个时候的个人账户连接到那个时候刚刚兴起的公募基金,到今天产生的回报率,应该比社保基金的年化回报率还要高。当时没有及时连接是个遗憾,而现在是重新链接的时候。

(编辑:李新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