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爱情房产观”:爱情会失之交臂 房子不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晓玲,实习生孙艺萌 三亚报道
2018-07-23 18:10

当前房价还未见顶 北上深还有50%涨幅。

“曾经有一套房屋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这个说法没有道理。”

7月23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经济学家、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就一些“楼市金句”阐述了自己的剖析与观点。

他说,爱情会失之交臂,永远不会再来。而在过去的20年中任何时点,都可以买入商品住宅,持有6年可以获得100%以上的收益。现在买的房耐心拿6年,也会有翻倍的收益。

他还表示,以住房收入比的指标衡量从而得出“房价已经见顶”的结论实属荒唐。

钟伟指出,不考虑人口迁徙、人户分离等因素,为达到政绩指标而直接得出“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已超过了100%,人均住房面积达46.8平方米”的辉煌数据是可疑的。

他表示,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的迁徙,新生儿的出生,未来十年每年商品房需求量为1000—1500万套,所以户均住宅已经饱和且人民生活水平足够的看法与常识相悖,他还对万科董秘“未来10年,中国需要172亿平方米的住宅”的说法表示赞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有房,孩子以后会有七套房。”钟伟就此说法提出批判。该说法误用时间尺度,假定房价复合增长4%的情况下,20年间的楼市变动是呈现乘数效应的,20年后的房价乃至社会制度均不可同日而语。

在实证中也不难发现,伴随着供应量、人均收入的巨大增长,过去20年间商品和服务上涨幅度大多高于10倍。习惯使用新房价格而不采用特征房价指数、以租售比、租金月供比为简单衡量指标等错误行为,流传得极其广泛。

“日本房地产”泡沫常被国人拿来对比中国楼市,钟伟对其不以为然。原因在于除日本外,难以找出第二个发生过类似现象的国度,作为孤本而盲目类比论证是不具说服力的。因此,“不能将日本的问题,类似于新加坡的祖屋制度放到中国变成普遍的制度”。

同时他表示,日本国土面积仅相当于江浙沪和广东,三省一市的综合,人口只占其一半,但日本仍然是人均收入、预期寿命非常高的国家,中国相比发达国家的民生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谈及未来房价走势,钟伟否认了“没有商品是只涨不跌的,因此房价不久将见顶”。他认为住房收入比仅是一个折算的指标,并无太大实际参考意义。不同区域、不同消费水准、不同收入增长的人群难以一概而论。“

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日本家庭部门的储蓄率为零了,美国储蓄率是7%到8%,中国是40%多。”从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均收入仍有持续稳定的涨幅,且中国可投资金融不动产是120万套,论房价见顶为时尚早。

高价房、一二线城市房望尘莫及,民众仍可以转向中低价房、三四五线城市畅销房。

“中国商业贷款是28多万亿,住房公积金大概是10万亿元左右,金融不动产是120万亿元,金融的杠杆和按揭杠杆是53%、54%,还是比较温和的”,钟伟认为仅在北京、上海出现了轻微的置业平均年龄延后现象,并不能武断地说房价见顶了。

假定年收入增长8%的前提下,动态计算的结果显示北上深一线的房价至少有50%的涨幅。他倾向“未来三年中国三四五线城市低于1.4万/平米的房屋会消失”,开发商逐利而行,在住宅供应6800元/平方米的情况之下,1.4万元—1.5万元/平方米会成为主流。

(编辑:李清宇)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