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612亿元“强基层” 广东府院合力助推医疗资源下沉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许琬琳 广州报道
2018-08-01 07:00

“你的手术没有必要来广州,县里的医院一样可以做得很好。”广州某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周丙希又在电话里成功劝阻了一位即将动身来广州的亲戚,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了。

诚如他所言,广东的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在近几年着实有了变化。

7月3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广州召开的医疗卫生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双提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刘冠贤表示,广东通过持续努力,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上更加均等可及,包括县级医院在收治病种、微创手术占比等指标上都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广东县级医院收治病种数量平均达1980种,高于全国的1523种和东部地区的1883种;微创手术占比11.90%,比全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64%和1.89%。”他说。

尽管如此,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落后、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等仍是当前广东医疗卫生的短板。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是解决基层医疗资源不均的关键,而抓手就是各地的龙头县级医院。”

612亿元“强基层”

长久以来,广东总是以医疗大省的光鲜身份示人。

广东也确有实力,刘冠贤在发布会现场总结:广东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有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养和选拔了6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6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已经填补了55项国家级以上技术空白,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级指南、专家共识100余项;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的首例胎儿宫内心脏手术,填补了我国和亚洲的技术空白;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首次证实了补充叶酸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丧失风险,形成了社区人群预防慢性肾脏病的‘中国处方’。”

但也有受访人士坦言,即便在广东,也有不少基层群众选择舍近求远到三甲医院看病,对家门口的医院缺乏信任。

对此,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分析称,信任的缺失恰恰是源于广东省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的现状。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与粤北县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郭燕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相比医疗设备和医院数量,基层医疗资源最重要的不足还是在人才,而非一两个人的问题,是学科和体系的缺失。”

针对在哪培育人才,她建议广东应把县级医院当作主要抓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80%的医疗需求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县级医院作为各地的龙头,如果有足够的优质医疗资源,病患就不会舍近求远。”

实际上,早在2016年广东就已开始实验上述“强基层”思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6年、2017年,广东省财政曾分别统筹安排112亿元、500亿元资金,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

以2016年为例,广东计划3年内在粤东、粤西与粤北地区县级医院设置300个专科特设岗位,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丰富临床一线工作经验、能熟练诊治本专科疾病且对本专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工作,给予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财政补贴。

又如2017年,广东各级财政又安排500亿元资金,重点投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基层服务模式转换等,特别是县级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妇女儿童医疗机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2016年还是当前,人才建设始终是广东“强基层”的重点。

在最近发布的《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广东提出要招聘1000名本科医学生下基层工作,分4年每年退补8000元学杂费,还要聘请100名退休的高级职称医生到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担任首席专家,每年补贴20万元。

合力助推资源下沉

实际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跟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研广东医疗卫生情况时发现,除政府投入巨大精力外,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内的重点医院也在合力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创造的“腹膜透析卫星中心”为例,中山一院曾帮助广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中山一院腹透中心余学清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众多。由于医疗和经济资源有限,腹透更适合发展中国家。

“腹透在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急需在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推广和提高腹透技术水平。”他说。

中山一院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腹膜透析卫星中心”模式,将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及经验推广到12家广东珠三角地区医院,再依次向全国11个省市800家县级医院推广,从而使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其院长肖海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截至目前,该模式已经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511家县级医院,培训医护人员4500多名,被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誉为腹透的“广州模式”。

而南方医院同样也在为国家贫困县搭建远程会诊中心,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了全国各地。

远在广西龙州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里,一名肝衰竭、心衰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的管床医生和患者家属通过远程会诊足以获得南方医院专家的细心诊断。

南方医院医务处处长吴志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和水平与中心城市大医院有明显差距,造成一些疾病无法明确诊断或病人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远程医疗目前是一种提高帮扶基层医院整体诊治水平的新型医疗帮扶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另一方面将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的服务水平起到提升作用。”他说。

除了解决边远地区的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还在分级诊疗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为全国心血管领域的权威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患。

其院长庄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为了践行分级诊疗医改政策,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动分流门诊患者,及时调整了门诊结构,将发展重点转向了以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断、治疗为主的学科上,有效减少了门诊量。

“从2014年的440万人次下降到2017年的353万人次,大量慢病患者分流到社区就医。”他说,相比2014年,2018年上半年,医院接待疑难重症的比例从8.84%飙升至78.36%。

(编辑:周上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lizhen@21jingji.com,zhousq1@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