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盈眼中的郭台铭|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全球IT制造业之神?

凤凰卫视《领航者》
2018-08-03 12:45

提起富士康,中国可说是无人不知!富士康进军内地三十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世界五百强中位列中国科技企业之冠,中国内地出口总额最大的企业和中国最大的雇主。这样的业绩,令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人”!

文/于盈 凤凰卫视《领航者》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采访花絮

以做代工厂起家的富士康,由于工作性质需要保密,过往一向低调,三十年来第一次举办周年庆典论坛,一是庆生,二是探讨富士康未来之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之路。我很荣幸受邀主持这场活动。

郭台铭这些年基本上谢绝一对一的电视专访,我趁着三十周年庆典这个时机,终于敲定了与他第二天的专访。通宵未眠,具体准备了一个晚上;但对于他的访问策划已经足足有一年时间,翻看累积下来的背景资料也有两三百页。我俩一见面,他就谦逊地笑了笑说:知道我一直在约他,但他认为自己现在还不是一个“领航者”,但按照他现在的发展方向前进,未来应该会是。

访问当天是富士康三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第二天,郭台铭连续与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各方宾客开会,从早到晚一整天都没停过。我们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访问。他过来接受专访时,正下着倾盆大雨,但他坚持走路过来,因为当天自己定下走路一万步的目标还没实现。

他看起来有点疲惫,只是喝了半瓶果汁,就开始跟我聊,期间声音明显有点低沉沙哑,还几次咳嗽,我听着都心有不忍,但他完全没有叫停或不耐烦,还抱歉说实在不好意思,让我们等了他一天。听到我说当天时间再晚也要等,等了这么久还以笑脸相迎,他被我们的敬业精神所打动,还笑说,我这种人在他公司就绝对不会被“罚站”,因为有不需提醒的自觉。

访问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我让他为“领航者”的观众朋友们留下赠言,他还非常认真地思考,一定要把“凤凰”和“领航者”两者都写进赠言里。

郭台铭成功的必然因素是什么?

每个人成功都有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而能把事业做到这么大必定有他过人之处,有他成功的必然性所在。

究竟这些过人之处和必然因素是什么呢?我反复思考琢磨,总结出以下几点:

过人之处之一:

对未来富有洞见

我在哈佛肯尼迪学院学习领导力课程时,教授把领导力定义为,可以带领一群人朝着一个方向奋力前进的能力。

郭台铭无疑是这样一个人。他站在一个很高的战略高度、用一种很宏观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思考谋划公司的发展,因而对于未来拥有独特的眼光和深刻的洞见。

三十年前的深圳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那时,台商和外资普遍认为到内地投资风险很大。

当时,郭台铭只是因为蒋经国开放了探亲、遵从父母的心愿回老家山西看看,途经深圳,就敏锐地察觉到在这里投资设厂蕴藏的商机,果断地决定在这里投资设厂,而富士康腾飞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美国苹果公司在富士康腾飞的故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选择客户、选对客户对于郭台铭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认为,只有客户有所发展,富士康才会有所发展。当年郭台铭决定要和苹果合作时,被苹果踢走多年、当年还名不见经传的乔布斯才刚刚回归苹果,郭台铭就看准了乔布斯和苹果,决定在内部分配很多的资源去配合苹果的发展。

他在年轻时就实现了人们所说的“第一桶金”的梦想,积累了个人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没有过多金钱上的考量和“后顾之忧”,让他拥有了一种自由,敢于大手笔地思考未来、投资未来,勇于承担决策的后果。

所谓行业的领航者,就是可以洞见未来、把握先机,在别人还没看到商机的时候就捕捉到和把握住机会;在别人还没看到危机来临之前就提前布局应对。

郭台铭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科技的转折点,认为目前世界已走到了实体经济跟数字经济融合的时刻。他希望在下一个30年拥抱新的历史转折机会,努力从一家代工厂,转型走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和做自己的品牌。

郭台铭总能捕捉住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脉动,究竟他对于未来的洞见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这来自于他的好学进取和勤奋努力。

过人之处之二:

好学进取、不耻下问

在三十周年庆典论坛上和与我访问的交谈中,郭台铭对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侃侃而谈,而且邀请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担任公司顾问。

他告诉我,中国刚刚把一本人工智能的书列入了高中必读教材,那本书写得特别好。他马上买了两万本派发给员工们学习,把该书买断了,让出版商赶紧加印。

郭台铭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好习惯,尽量挤时间读书读报。他还至少每月一次组织公司上万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常常邀请一些中小高新技术公司创业者和高管人员给富士康的骨干做报告、开讲座,希望富士康的骨干和他一起借此学习机会,开阔视野、打开脑洞,吸取别人的创业经验和创新机制,对于创新科技和市场趋势的洞见分析,以激励公司同仁砥砺前行。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过富士康的一个内部培训活动。我从早到晚坐在硬板凳上屁股都痛了,郭台铭60多岁的人居然还能坐得住,而且全程非常认真地聆听、做笔记,还不怕承认自己不懂,不断向比他低了好几个量级的20多岁的年轻人发问请教。这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谦虚学习的精神令我很佩服。

这也许正是郭台铭掌控这么大的一个集团、一个制造业航母,一直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奥秘之一。

过人之处之三:

勤奋努力、充满激情

对任何成功人士来说,勤奋努力都必不可少,但郭台铭是特别勤奋,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接受访问当天,他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还未吃饭,这并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情。直至采访完,才请助理帮他买一个红豆面包作为当天的晚饭。

他的大脑彷佛永远停不下来。当晚采访结束,繁忙的行程和疲倦的奔波并没有停止他的脑力激荡,我们的一番讨论又激发了他新的思考。“我们怎么建立一套制度,就像你说的挑选和培养接班人问题,我也在动脑筋思考。你问到一个好的问题,下次访问我再告诉你”。

每次见他,聊起任何话题,他总能找到一个商业切入点,想到一些可能可以合作的商机,拥有特别敏锐的商业触角。对于他来说,Everything is about business,对于事业抱以最大的热情,每天工作16个小时,满世界到处飞,吃饭走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不仅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他像个超人般在运转,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其实看到他事业有成、衣食无忧之后,90%的财产也已经捐出,还有很大的动力继续往前冲——是冲不是走。

我想,是一份对公司员工的责任和感情,推动着他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采取大动作,抱着“除非太阳不再升起,否则不能不达到目标”的态度继续顽强进取。这是对员工最实际的负责任,因为如果企业被竞争所淘汰,员工的饭碗也保不住。

好学加上勤奋,让他不断接触大量新鲜事物,而他又拥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刚学回来的新知识,与自己的经验揉合在一起,演变成自己新的见解与思考,就像拥有“吸星大法”一样,把自己变得更强大。

过人之处之四:

管理创新,让员工变成经营者

吸收了各方精华后,郭台铭推出了独特的管理方式。他自己也深知,要找到一个拥有像他一样脑力、体力、动力的接班人不容易,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培养各个事业群的负责人,放手让他们当家作主,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经营者。

在富士康里,大多数的事业群都实行自负盈亏,集团内部帮助各事业群起步后,鼓励他们自己在外拓展业务,然后把每年事业群盈利一定的比例留给部门负责人,分配给部门同仁,从机制上确保每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经营者,关心企业的发展和盈利,以主人翁当家作主的精神状态和动力去往前冲。

这让我想起哈佛商学院教授、被誉为全球创新大师的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就推出的颠覆性创新理论,其中一点说到,为什么大企业不能持续创新,就是因为大企业在公司运作流程、资源分配、文化上都不适合创新,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在大公司内部设立子公司,让子公司可以相对独立地运营,这样才能确保大公司可以持续创新。

富士康内部的事业群虽然还是富士康全资拥有,但只要这个事业群是赚钱的,就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去运作和分配。郭台铭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路与这位创新大师不谋而合。虽然富士康基本上还是一个制造业企业,但近年来企业在转型升级、投资创新领域的力度很大,相信也与这种内部机制有关。

他认为,中小企业成长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富士康成长,因为富士康需要非常多的供应商,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去支持消费,共同努力把饼做大才有发展前途。富士康准备三年内赋能帮助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长,让员工们也去投资,让员工也去做这些中下游生产链企业的老板。

这应验了曾国藩的一句名言:“集天下众人之小私,成就天下之大公”。只有在充分承认、尊重并帮助成就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成就大事业!

过人之处之五:

严以待人也严于律己

郭台铭在工作中以对员工严格要求出名,心直口快和急性子,从一起创业的高层老员工到年轻员工,做错事情一律要被“罚站”。

对于人们说他严厉,郭台铭回应说,他这是希望员工能够做得比自己更好,以严师出高徒的心情在要求员工。他笑说,我希望员工能够跳两米高,如果他只跳一米八,没达到期待值就会被挨骂。

他严以待人,也严于律己,凡事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不会要求员工去做。他让员工罚站的时候,99%的时候自己也会“陪罚站”。他说,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这就是制造业的现实。他带头吃苦耐劳冲在前面,员工也不好意思不往前冲。

郭台铭曾经几次动怒,医生马上来帮他量血压,结果发现血压没有变化,保持在108、110左右。他认为这很正常,因为自己是“动怒不动气”,动怒只是针对事而不针对人。

培养年轻人是他的一大兴趣,他希望接班人也至少和他相差20岁以上。

过人之处之六:

勤俭节约,持家克己

从事制造业代工,利润微薄。徒手创业到坐拥百亿美元的资产,这么多年来郭台铭勤俭节约的本色不改。

三十年来,为国家赚取了2400亿美元的外汇,个人财富高达上百亿美元,但作为董事长、老板的他,至今仍住在工厂宿舍,没有在深圳购置一套房产,还在一个铁皮房里办公,穿梭于几个二十几平米的会议室里。

在办公室的状态就是从早到晚,边开会边吃盒饭。听有些领导调侃过,郭台铭可“抠门”了,跟他开一整天的会,也就是请吃一个盒饭。

他本性不喜欢享受,不愿把时间花在吃喝玩乐应酬上。

过人之处之七:

有情有义,用实际行动照顾员工

严厉、抠门,富士康的高层却都是跟随郭台铭一起创业几十年,相对稳定,他留住人才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想,是事业,是利益,也是情义。只有利,没有情,肯定也留不住团队成员。

就好像他自己所说,传承山西晋商的精神,他不愿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却热心雪中送炭。他用实际行动给予许多人机会,也尽力把百万员工子弟照顾好。郭台铭有严厉霸道的一面,也有宽容温和、慷慨大度的另一面。

郭台铭从一开始就决定对待员工要像对家人一样。他相信你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会怎么回报你。

回想1988年他刚到深圳创办工厂时,一个农民工的月薪180元左右,而郭台铭定出了给员工每月240元的伙食费标准,这在当时是全中国最高的,还坚持每天给员工配备一个鸡蛋,每周配备一个鸡腿。郭台铭的考虑是,当时大部分是女工,每个女工都是或将是一位妈妈,如果她们吃好了,那希望生出来的孩子也更健康。他回想,刚进来内地的十几年,每年过年都会与员工一起聚餐,一桌桌给每位员工敬酒,至今依然怀念那个时候。

今年6月,富士康旗下分拆工业互联网业务在A股上市。他希望借此机会给员工们以激励机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郭台铭没有选择去上海参加上市仪式,而是参与了健康大论坛和1万多员工的三十周年内部庆祝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价值选择。

他给自己定的年薪为台币一元,但却大方给高管与员工配股分红,斥资在工厂园区内提供不少生活配套设施、文化场所、幼儿园,还为员工办起了进修学院,提供员工自主进修课程。

过人之处之八:

讲究信用,以诚待人处事

从“抠门”到“雪中送炭”到“诚信为本”,郭台铭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山西晋商烙印。他曾经出资拍过一部电影《白银帝国》,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的故事和晋商“仁义为重”的经商之道。

他认为,价值观是千年不变的,因为大家都头顶着同一个太阳,骗人只能骗一次。诚信为本是他最希望可以传输给下一代的价值观。

这也是他能把事业做大的原因,从最一开始,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做不出那么好的东西,做不出那么好的品质,但他就决定从一开始就要把标准抬高,按照标准去交货,以诚信赢得客户对他的信任。

走进富士康的大门,走进郭台铭的生活,揭开神秘的面纱后,发现了一个从世界著名的代工工厂、制造业航母转向研发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走在先进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最前沿的富士康;发现了一个从给予员工工作机会到帮助他们培训升级,从照顾员工吃饱到吃好、身体好的富士康;发现了一个从重视个人财富积累与对个人努力的认可,到思考个人更大价值与热衷回馈社会的郭台铭,一个有责任担当、热爱学习、有情有义的郭台铭!

电子产业科技制造业成就了郭台铭,而郭台铭的性格、才华也成就了这番大事业!这八大因素造就了郭台铭的成功,推着他在这条路上继续大步前行!

(来源:凤凰卫视《领航者》)

(编辑:毕凤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