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眼AI丨无人船的梦想之旅:再远的海洋,也无法阻挡的前进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迅 深圳报道
2018-08-10 16:30

“如何让无人船艇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实际产品运用。”这是张云飞一直思考的问题。

      18岁的张云飞在同济大学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创业、和海洋有什么关系,那时候的他或许在想着继续读书,或者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已。但是求学路上的一次晋级,让张云飞前去香港科技大学攻读了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命运由此改变。

      “当时是看到我们国家的污染有点严重,所以我们就想着可不可以做一个小船去自动地监测水的污染状态,去帮助我们环保拿回一些数据,所以最早就是这样一个想法。”从2008年开始,张云飞和同学用一年半时间辗转全国各大水系调研,终于为无人船找到了落地的场景——无人船监测水质,他们决定先做出一款成熟的产品来。

      2010年,在珠海,张云飞团队创立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无人船艇技术的企业,而彼时中国的无人船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世界上也只有美国、以色列几家企业处在研发阶段。

      八年创业之路

      时隔多年之后,张云飞还能清晰记得第一艘无人船下水测试的情景。海洋有着千变万化的气候,张云飞和他的团队在出海测试前要先租好渔船、码头、吊车、货车等。下水之后还要观察天气情况,如果风云突变,就需要等待下一次测试。

      “如何让无人船艇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实际产品运用。”这是张云飞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他心里明白,将科研产品顺利投入应用就像百米冲刺,最后一步摔倒则意味着前功尽弃。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候,张云飞吐露心声,“我们已经八年多的时间了,我们的技术都是在海上积累出来的。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产品都是在各种最危险、最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所以可以想象我们这一路走来,其实是有非常多困难的”。

      2013年底,张云飞带领云洲从上万家科技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科技部主办的全国最高规格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全国总冠军。2014年底,他又在全国规模最大民间创新型成长企业投融资选拔大赛——“黑马大赛”上再次斩获冠军,从而将中国官方和民间两个最高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的冠军都收入囊中。”

      短短八年间,云洲智能先后研发出世界第一艘环保无人船、中国第一艘测量无人船、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无人船、中国第一艘隐身无人船等创新产品,涉及环保、测绘、勘探、安防等多个领域。并先后参加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救援、南海岛礁海域勘察等工作。

      那艘让张云飞引以为荣的无人艇“领航者号”就是全国首创的海洋高速无人船,能在1000公里范围内高精度定位自主航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以色列后掌握大型海洋无人船技术的国家。

      “现在全球做无人艇的公司总数可能也就几十家,那么大多数都还在研发过程中。所以无人艇这个行业应该说,我现在定义它处于一个太阳刚刚冒出地平线的阶段,大概在十年前的无人机行业这种状态。所以现在还不能讲这个现在的市场有多大。”张云飞坦言,经过八年的发展,云洲智能现在的技术已经居于世界第一梯队,“跟美国、以色列在一个水平线上。那么现在不论国内国外有不少同行,但是真正有产品推向市场在卖的,其实还屈指可数。所以说我们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应该都处于很领先的地位。”

      去更远的地方

      在无人机器领域,大疆已经在竞争激烈的无人机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而云洲智能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专注于在水面上运行的远洋无人船公司之一,相当于是大海上的“无人机”。

      正是基于这种前景,在2013年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之后,风投就开始对云洲智能还是关注,真格基金便是其投资人之一。

      2014年起,云洲智能开始涉足海外,产品销售额每年翻番。现在,云洲智能已经建立起一张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南美洲及中东地区的销售网。仅今年来,该公司就十多次远赴海外参展,将中国无人船的品牌影响力扩散到了德国、智利、加纳、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南非等地。

      张云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目前的订单主要来自几个业务方向,“最早做的就是环境监测类。那我们的客户主要是环保系统、水利系统,这些各地的环境监测的单位,主要是政府机构为主。那么我们第二个应用方向是海洋,海洋上的整体的探测的工作。那么这些客户就包括,也是包括海洋系统的,包括科研单位,也包括事业单位等等的。那么我们现在今年准备定型的产品,明年会推向市场的,就包括安防,那么主要面向的就是水上的,比如公安、海警这些执法部门,包括搜救、救捞这些部门。应该说也是个公共事业。对,另外我们还在做这个国防事业。所以大概在这几个方向。”   

      实际上,无人船行业目前依旧处于“曙光”阶段,仍需要大量资金、人才的投入,才能推动无人船艇技术与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才能为产业化找到更多应用场景。

     “我们现在做海洋探测,海洋的探测,我们用科考船。科考船一天行驶下去,光油就要几十万人民币,但是用无人艇,一年可能就几十万人民币的油钱,而且还不用人在上面那么辛苦。所以其实这个无人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上,它可以做大量的工作,因为它就是个机器人。”张云飞认为,海上的大量的这种简单的、重复性的,或者复杂的、危险性的这些工作,未来其实都很适合用无人系统去做。“它并不是说把人的工作给弄没了,而是说它代替人去执行这些不适合人做的东西。所以其实它未来大有可为。一个无人、一个标准、一个效率、一个成本,会决定了这个技术它对于很多行业的效率的提升,或者成本的降低是百倍以上的量级的,所以它会,可以说颠覆或者赋能很多行业。”

(文/韩迅  采访拍摄/韩迅、王博  剪辑/王英旭)

    

(作者:韩迅 编辑:王英旭)

韩迅

高级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关注资本市场新闻。爆料邮箱:hanxu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