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中转

21世纪经济报道 彭苏平
2018-08-18 07:00

彭苏平/文

因为条线的缘故,我偶尔会阴差阳错地帮朋友避开一些坐飞机的“坑”。

有次,一位朋友在闲谈中说起,她准备去巴黎度假,买了一套从昆明飞往巴黎的机票,中间在首都机场中转。临行前几天呢,刚好要去北京出差,因为看到两个航段都有独立的航班号,她就准备偷个懒,不回昆明了,在北京多待两天,直接飞第二个航段。

我连忙制止了她。“必须要回昆明,你这样在北京是登不了机的。”

这种事,经历过的人都懂。一个航空公司的联程航班,第一段没登机等于放弃了整个飞行计划。当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但大部分航司、大部分航司的中转产品都遵循这样的原则。

我朋友不解,放弃第一段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而且第二段本来也是有我的座位的,为什么第一段不飞,使用第二段的权利也没了呢?

联程机票尽管有时候看上去是两个航班,但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整体,无论航段一还是航段二,都是产品的一部分。对航司来说,联程产品一般是比直飞航线的价格更加低廉的,在这套机票中,经北京转机的航班会比昆明直飞的航班贵,甚至北京到巴黎也显然比昆明到北京再到巴黎要更贵。买了联程机票后,乘客如果还可以顺畅地从北京登机,那么,北京的朋友们不就去抢购联程机票了吗?这种状况将会非常混乱。

机票的中转产品其实是个有点儿丰富的概念,飞行达人们应该都深谙其中之道。粗略地分一下,中转产品一类是航空公司设计的,一类是OTA基于线上资源进行组装拼接的。未来还有可能出现不少其他第三方主导推出的中转产品。

其中,航空公司的产品,有自家内部的,也有与其他航司合作推出的,联程机票就特指航司的中转产品;第三方推出的产品,有同一航司的,也有跨行司的,现在携程推出的“多票”就是一种跨航司配置资源的组合。

需要指出的是,在携程这样的OTA平台上,我们能看到的中转产品类型,除了“多票”,也有航空公司的联程产品,这两者会有很大的不同。

听上去不算复杂,但如果乘客想要购买中转产品,我会特别建议留意一下各个航班的情况,最好找到相关航司与第三方客服,了解清楚产品的组成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像“第一段航班延误了,第二段可能赶不上,会有什么解决方案”、“行李需要提取吗?”这样的问题。

理论上,航司的中转产品相对更有保障,无论是行李、引导还是时间的安排方面,他们有很成熟的运营模式,尤其是遇到航班衔接的问题,他们也更容易解决。

OTA的中转产品更多是在存量市场挖掘增量价值。对于乘客,直飞以外,可以有更加经济实惠的中转方案选择;对于航司,可以吸引更多客源,网络的覆盖范围也能更广;对于机场,也是可以提升客流量,并且推动枢纽的建设。

现在国内很多机场都很重视争取中转客流。我们的机场已经太饱和了,它们没有足够的时刻去开拓更多的航班,吞吐量虽然还在攀升,但是增速都正在或将要放缓。这样的情况下,机场怎么增长?无非是想办法在现有的航班上增加客流。

事实上,我国民航业对枢纽机场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从前大家只看吞吐量,一个机场吞吐量高就是枢纽,后来开始看国际吞吐量,因为要追求国际化的定位,现在民航业内更多人在琢磨这事,慢慢发现了我们的机场与国外机场的一个差距:中转率。

观念转变之后,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北京新机场要力排众议,采取“联盟模式”分配航空公司,也很能理解新机场在设计上的一些苦心了。

我们的中转率为什么不如别人呢?业内已经有了很多讨论,机场的软硬件设施不够、地面保障服务不到位等等,都是一部分原因。但我觉得,或许还有一些认知方面的因素。也许很多人知道中转、联程是怎么一回事,但也有很多“生手”压根儿不明白这其中的“玄机”,就像我朋友,她一下子不会想到不能仅仅乘坐第二段航班。

这样的中转有一种双面特性:一面它是“天使”,有美丽的价格,和还算说得过去的流程;另一面它是“魔鬼”,背后隐藏这一套、那一套,经验不足的乘客也许会被这些吓到。坦白说,不愉快的经历,只要有一次就足以让人永远说拜拜了。

为了吸引大家用中转,OTA和机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服务质量,这些的确是做好中转、做好枢纽的关键,但是某种程度上,提升乘客对这些产品的认知也相当必要。

目前我国的人均乘机次数仅有0.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有2.5,日本0.9),我们的乘客还有很大的培育空间。这时,无论是航司,还是OTA与机场,如果能与乘客建立更为充分的沟通机制,尽可能地让他们更多地认识产品,相信能够在行业形成更为顺畅的正向循环。

(编辑:李清宇)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