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眼AI丨为何要忍受陈旧的汽车工业?智能汽车才是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迅,王英旭 深圳报道
2018-08-24 10:44

>  观看往期视频  <

当人类学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开始了思考能否走得更快,于是此后的世界上到处可以看到人类直立奔跑的身影。在进化的时间河流中,这些古代人类的后代开始发明了两轮马车、四轮马车、直到近代的汽车,今天,他们又开始创造一种叫做智能汽车的新工具。

    按照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的话,“智能手机的今天,就是智能汽车的明天”。说这话的时候,沈海寅意气风发,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新车年底量产的工作,“我们希望我们的这辆车呢,它是一辆科技的车,是一辆更加人性化的车,给我们用户带来一种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集中爆发,人工智能(AI)仿佛一夜之间成为汽车生产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开始投入到陌生的汽车工业中,并希望从中摸索出人类未来出行的方式,如同他们古来的祖先那样。

   爱做梦的少年

   沈海寅开始越来越多的亮相各大论坛,频繁地出现在媒体的专访之中,他需要为奇点汽车造势,以便在汽车量产上市之前,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个“提前量”的印象。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沈海寅畅谈着他的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今天的汽车其实还像过去的功能手机一样,一成不变。那么大家可以想想,在日新月异的这个今天,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去忍受五年前、十年前的这样一种科技呢?为什么这辆车,它不能随着软件的更新而不断迭代呢?所以在基于这样的一个命题下,奇点汽车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天马行空的梦想或许源自他少年的经历,那种经历培养了沈海寅时至今日这种爱做梦、爱思考的性格。沈海寅出生于福建一个军人家庭,由于父母分属不同部队,驻地频换,在小学二年级之前,他已经更换了三四所学校。后来,沈海寅来到了江苏南通的亲戚家中,在那里继续读书学习。

    由于在部队大院长大,沈海寅根本不会说南通方言,身边的同学既陌生又难以交流,于是除了学习之外,这个少年往往只能独自一人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沈海寅15岁就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他学习的专业是自动控制和工业管理。如果没有意外,人生此后就不会再有波澜,沈海寅按部就班的毕业后进入上海航天局,但是他显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

    两年后,他离开上海航天局,开始了“折腾”的生活。他在日本创业过三次,后来去了金山软件,再后来有去了奇虎360公司做副总裁。

   没想到“意外”又来了,一辆名叫特斯拉的汽车在2014年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同样也刺激了沈海寅,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特斯拉是有自己的系统,而且可以迭代!“这不就是互联网的玩法吗?沈海寅把自己想做智能汽车的想法提给了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但是周鸿祎对造车这件事并不感冒,“既然在360做不了,那我就自己做吧。”于是,沈海寅选择离开,并自己创业,于是才有了奇点汽车。

    从功能到智能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梦,梦想应当在岁月里燃烧咆哮”这是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的一句著名的诗句,创业时被沈海寅引用。

    2015年5月21日,沈海寅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长文,题目叫《梦在未来,该启程了》宣布了自己要造车的消息,并且一开始就确定了造车的方向。

    沈海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什么是智能汽车呢?“我们想打造的,它不光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这样的一种传统车,而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那么,过去的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但是在未来,汽车它会变成一个可以理解主人、可以更加个性化的机器人。”

    他最爱用“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举例说明,“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在哪儿呢?”沈海寅认为,过去的手机它是靠功能来卖钱的,而且功能是不会变化的。“那么今天,我们的智能手机呢,它本身就是硬件就是个平台了,我们软件和硬件是分离开的。过去诺基亚是自己研发导航软件、拍照软件,什么都是自己做,而且是跟硬件绑定在一起,这样形成一个功能。但今天呢,其实我们硬件它可能是公用的,但是我们上面功能是可以有软件不断去迭代、去增加的。这个是智能手机和功能机的最大区别。”

   传统手机是用功能定义手机,而智能手机则是用软件定义硬件,这也是沈海寅造车的理念,他心目中的奇点汽车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是什么概念呢?这辆车上的硬件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东西是可以通过跟软件的排列组合,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功能的,所以它的功能其实是无限的。”

   在沈海寅看来,借助于软件的迭代升级,智能汽车将给用户带来无限可能。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即使现在还是用iPhone 5,也照样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微信、美图秀秀等,差别可能是速度慢一点、相机分辨率稍微低一点,仅此而已。“要把车变成了一个智能化终端,让人能够用软件定义汽车。”

    年底的量产

   《说文》中对“车”字的解释是,“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 传说,奚仲为中国人造出了第一辆两轮马车,对于沈海寅来说,他的第一辆车—— iS6 的上市、初期交付时间为 2018 年底。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新造车企业能把钱“烧”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摊销上,是其与传统车企竞争中的核心能力。作为智能汽车的标志功能,iS6将实现部分的自动驾驶功能。但沈海寅表示,奇点汽车对于自动驾驶的打法与一般企业不同,他将之称为:“算法稍后,硬件先行”策略。也就是说,iS6在上市之初的自动驾驶水平处于L2级,并不是所谓的“完全体”。但随着数据的搜集和算法升级,车辆自动驾驶功能的种类和体验会逐步提升。

    但是,沈海寅也坦言,不光是现在,即使十年后,智能汽车想要实现完全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没有刹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什么呢?中国的这个交通状态非常地复杂,对吧?你要想我这辆车又能够在城市开,又能够在农村开,甚至还有在我们这个建筑工地里面,可能它没有道路,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你也能够开。那么要去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我认为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一件事情。”

    “奇点汽车做的产品是中国的特斯拉。既然是特斯拉,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不断地让汽车具备新的功能。”未来,沈海寅希望在某些领域能够超越特斯拉,尤其是在智能领域,他认为“完全有可能”。

   互联网“老兵”沈海寅能否在智能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呢?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作者:韩迅,王英旭 编辑:英旭)

韩迅

高级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关注资本市场新闻。爆料邮箱:hanxu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