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一周观察:城市筑巢引凤 多策略优化平台与环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伍素文 广州报道
2018-09-14 15:09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金融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而其也正在极力营造创新、协同、高效的环境氛围。

一个活力迸发的城市,必然拥有包容创新、汇聚机遇的环境。在这个层面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金融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而其也正在极力营造创新、协同、高效的环境氛围。

在过去的一周,制造业大省广东出台“实体经济新十条”,通过降成本等措施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深圳成立国际青年工作委员会,聚合大湾区青年企业家力量;香港提出打造国际性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各界人才……一系列优质平台的相继构建,为粤港澳大湾区增添了多种可能性。

广东出台“外资十条”修订版 对外开放再升级

在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公布了《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以下简称“外资十条”修订版)。该政策措施将有力推动广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广东对高端外资、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更好引领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外资十条”修订版共10个方面,重点围绕基层和外商在市场准入、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核心关切,在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领域、加大利用外资财政奖励力度、加强用地保障、支持研发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重点园区吸收外资环境、完善利用外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

据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相关部门将于3个月内修订出台有关配套文件,省内各地级以上市将于3个月内修订出台有关贯彻措施。

广东发布实体经济新十条:三年为企业减负2000亿

9月10日,广东省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简称《实体经济新十条》)。这是一个涵盖10方面61项具体政策点的“大礼包”,官方测算,实施后预计2018-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据悉,《实体经济新十条》重点围绕基层和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用地保障、用地价格优惠、工业厂房分割登记、项目审批等问题,在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强化重大产业项目服务、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盘活工业企业物业资产和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运输、融资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批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

此外,《实体经济新十条》还从“支持”的角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和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提供了更进一步、更精准的政策安排。

广东实体经济十条出台于2017年8月份,这是近年广东在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方面推出的力度强劲的创新性政策安排,截止今年6月已累计为企业减负约963亿元。

林郑月娥:汇聚各界人才 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大湾区创科人才发展高层论坛暨首期“X-PLAN创科超人团”毕业路演11日在香港科技园举行,两场活动聚焦大湾区人才发展,希望为大湾区内从事创科事业的创业者提供建议及支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该活动的致辞中表示,香港未来不但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国际的科技创新中心,更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一个汇聚各界人才的中心,成为推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谈及创科人才培育工作,她指出,人才培育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既要培育本地人才,也要积极引进海内外人才。特区政府的功能是为人才提供土壤和养分,推出了科技专才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实习研究员计划以及为本地学生提供研究课程资助、研究员宿舍等措施。此外,还推出了具体的配套措施,包括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为香港科学园投入100亿港元用于人才培训及人才公寓建设等。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发展创新科技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特区政府未来会把握机遇,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大湾区内城市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互联互通。

深圳:国际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 聚合大湾区青年企业家力量

9月12日,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宣布正式成立国际青年工作委员会、国际产融俱乐部,希望能进一步汇聚大湾区创业青年及企业家的力量,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

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会长郭荣俊介绍,国际青年工作委员会将为深圳的创业青年及企业家们提供创业引导、孵化、资金、商务等一条龙服务,国际产融俱乐部的同步设立则希望为大湾区新一轮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带来“产融一体”的立足点。两者相辅相承,将充分发挥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国际投融资商会的4000多家会员企业产业及金融资源平台优势,以“聚合、选优、合作、赋能、共享”为理念,汇聚大湾区的创业青年及企业家,实现更多社会价值。

中山:大湾区企业家建言献策 推动“二次创业”

为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9月10日,中山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团召开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命题。

“现在珠江口西岸在发展实力上弱于东岸,我认为中山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担当更大的责任,成为西岸的领头羊。” 江门市工商联主席万国江认为,创新是发展最核心的动力,相比东岸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西岸的创新资源稍显不足,因此珠中江应该联合起来拓展容量,例如将引资、引智、引商三者结合,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大学,提升珠江口西岸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中山翠亨科学城正是中山市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手笔。据了解,科学城将在硬件、软件方面对标前海,着力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珠江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平台和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其建设将综合考虑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区域重要节点的关系,并明确其在区域中差异化协同发展的角色,助力中山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据透露,相关设计方案有望年内出炉。

东莞:赴德推介大湾区建设机遇 签3大合作项目

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中国·东莞—德国·法兰克福经贸科技合作交流会在德国法兰克福成功举办,“粤港澳·东莞智能制造创新谷”等3个项目现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投资和意向投资金额超过20亿欧元,将在智能制造、健康产业等领域,全力打造成中德合作示范性项目。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在交流会上推介了东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有关情况。他表示,东莞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与全球产业链条分工合作非常紧密,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东莞与德国加强经贸往来、开展创新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为德国到东莞投资兴业、人才创业搭建新的平台。

(编辑:陈洁)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