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 央企是走出去最重要的力量 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北京报道
2018-09-19 07:00

至于如何防范政治风险,刘起涛指出,中国交建有两点心得:一是合法合规推进项目,二是积极促进“民心相通”。此外,中国交建还会根据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在项目合同中设置政治风险规避条款等方式尽量降低履约风险。

9月18至20日,夏季达沃斯在中国天津举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刘起涛担任了本届年会的联席主席,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的主题参与讨论。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开展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已有近60年历史,是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建设者。

刘起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书面专访中指出,中交集团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修建桥梁155座,公路10320公里,深水码头95个,机场10座,供应集装箱桥吊754台,已签约及在实施铁路超过2000公里,重点推动了近30个园区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中交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业务时也并非一帆风顺,多个项目曾因东道国政策变动而不得不停工。刘起涛表示,由于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有所不同,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对接困惑、认知落差、现实忧虑等问题,给正常的商务工作和项目推进带来阻力。

至于如何防范政治风险,刘起涛指出,中交集团有两点心得:一是合法合规推进项目,二是积极促进“民心相通”。此外,中交集团还会根据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在项目合同中设置政治风险规避条款等方式尽量降低履约风险。

央企是中企“走出去”最重要力量

《21世纪》: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您担任论坛的联席主席。能否分享一下您对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看法以及接受这一职位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您觉得中国大型央企应该向外界展现怎样的形象?

刘起涛:世界经济论坛第12届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峰会,旨在促使全球领袖关注利用此次革命的巨大潜能,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以人为本、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众所周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中央企业存在误解。一直以来,央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力量。央企的作用、地位以及责任担当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替代的。

以我们所在的交通基建领域为例,在国内,我们建设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5.6公里长的沉管隧道100%水密性,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的新纪录。建设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港,其中四期也是世界单体最大的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在亚洲,我们承建的马来西亚槟城二桥成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在欧洲,我们承建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被誉为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第一张“名片”;在非洲,我们承建的蒙内铁路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早期收获项目;在美洲,我们承建的巴西圣路易斯港建成后将是巴西最大的散杂货深水港。

《21世纪》: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能否介绍一下中交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布局?围绕这个倡议,中交集团海外发展理念是否有调整?

刘起涛:中交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打造“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幸福城”为重点,稳步推进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肯尼亚蒙内铁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和科伦坡港口城等一批“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的落地实施,充分发挥了企业在参与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展示国际知名企业应有的担当和责任。目前,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42个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常驻机构,累计修建桥梁155座,公路10320公里,深水码头95个,机场10座,供应了集装箱桥吊754台,已签约及在实施铁路超过2000公里,重点推动了近30个园区项目,新签合同额690多亿美元,涉及投资项目总规模近50亿美元,成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在中交集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为指引,既修路架桥、筑港通航,打造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通过系统性、长期性的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软联通”。不仅是所在国可信赖的商业合作伙伴,也积极做好所在国人才培养基地、突发事件救援队和优秀社会志愿者的多重角色,通过与所在国政府、人民、企业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共享价值,积极传播丝路精神,树立中国企业诚信担当、透明共赢的良好形象,携手“一带一路”相关参与方,共同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

两方面应对政治风险

《21世纪》:尽管中交集团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业务增长迅速,但也有多个项目受到东道国政权更迭的冲击。比如,2015年3月,斯里兰卡新政府叫停了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后经过18个月的谈判才重启。;2018年7月,马来西亚新政府又叫停了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施工。中交集团如何看待这样的政治风险? 

刘起涛:出于复杂原因,所在国大选、政权更迭等会对我们投资建设项目带来特殊风险。

中交集团投资14亿美元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该项目集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二级开发、城市综合开发三位一体,将带动后期超过130亿美元的投资,创造83000多个就业岗位,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有力提升斯里兰卡国家形象。我们投资这个项目并不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这个项目真正地提升整个斯里兰卡的国际竞争力,靠利他来利己。科伦坡港口城历经停工审查波折,最终重新回到正轨,证明了这是一个合法合规、环保达标、有利民生的好项目,完全符合“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一带一路”涉及不同地域的不同国家,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习俗、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一带一路”的共建和对接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对接困惑、认知落差、现实忧虑等问题,给正常的商务工作和项目推进带来阻力。

《21世纪》:对这些政治风险,中交集团有哪些应对措施?

刘起涛:目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范政治风险:

一是合法合规推进项目。中国交建在境外开展业务时,始终严格遵守中国和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我们在沿线国家承建和投资的项目,必须满足项目合法、手续齐全、程序完备、论证充分等条件,其中大多数项目都列入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中长期规划或者发展愿景中。我们积极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把防止商业贿赂纳入海外合规体系进行严密管控,对于可能存在商业腐败风险的项目,坚决不涉入。正是因为我们在合法合规问题上不留死角、毫无瑕疵,才能在政局变动时避免被殃及。

二是积极促进“民心相通”。客观来看,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被质疑、争论到逐渐被接受的过程。如何与沿线各国相向而行、共谋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做标志项目、精品工程来增信释疑、凝心聚力。中交集团始终以“交融天下,建者无疆”企业精神为指引,积极通过建设设施联通,带动贸易畅通,促进民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将切实感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诚心和善意,我们的倡议和主张必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获得认同和响应。

关于规避政治风险的问题,我们会根据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在对项目进行前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时,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此外,我们也会采取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在项目合同中设置政治风险规避条款等方式来尽量降低我们的履约风险。

预计2025年海外业务占比超50%

《21世纪》:请评价一下中交集团的国际化水平。预计何时可以实现海外业务占总业务50%的目标?今年来自海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是否能达到去年的水平?

刘起涛:中交集团的海外发展已有60年历史,目前在全球范围开展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体化业务,已经在1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40多个驻外机构,涉及海事工程、道路桥梁、机场建设、房建工程、海洋重型装备与港口机械制造及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中国交建CCCC品牌和中国港湾CHEC品牌、中国路桥CRBC品牌、振华重工ZPMC品牌享誉世界。2018年,中交集团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91位。在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连续3年保持在前3强行列,持续12年领跑亚洲企业,已成长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建设者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者、推动者。

从中交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总体进程来看,我们目前处于由中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加快跃升的关键时期,标志是由产业和产品竞争转为融入全球价值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实现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目前,我们正全力推动由中交的国际化向国际化的中交转变,朝着朝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发展目标加快迈进。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企业创造出历史性发展机遇。中交集团国交建2017年海外新签合同额410亿美元,是五年前的2.7倍。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预计我们今年的海外新签合同额依然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中交集团目前的海外业务规模已牢牢占据集团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一,从海外业务发展势头和公司远期发展规划来看,预计我们海外业务占总业务50%的目标有望在2025年左右实现。

《21世纪》:随着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纷纷收紧外资收购审查,中交集团在发达国家的并购是否也受到了阻碍?在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交建是否会放慢开拓发达国家市场的步伐?

刘起涛:实际上,中交集团的全球化发展已进入战略并购阶段,海外并购成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常规路径,近年来先后完成对美国F&G、澳大利亚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和巴西康克玛特(Concremat)公司的成功收购,其中就包括了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收购。通过海外并购,公司产业链更加完善,能够与产业链、价值链相关方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逆全球化”思潮上扬,贸易摩擦影响显现。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发达国家市场环境将进一步趋紧,预期并购难度会增大。我们在加拿大的一个并购项目,就因为外资并购审查,未能交易成功。我们会更冷静审慎地对待类似交易,但只要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有利于跟世界各行各界开展友好合作的,我们都还会持续关注。

(编辑 李艳霞 liyx@21jingji.com)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