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强监管褪去多少金融光环?

财经网
2018-09-19 10:51

在“去金融”路上,京东金融再次将自己推在了行业前列。近日,互联网金融巨头,京东金融已经更名京东数科,其在微博、今日头条等社交账号已于昨日完成更改。

金融严监管背景下,BATJ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公司纷纷表示要褪去金融光环,回撤到技术本源,早在今年5月份,《财经》记者就曾获悉,京东金融为增强其科技属性计划更名名字。

对于更名的考量,京东金融的官方回复为,“京东金融当前正在筹划京东金融集团品牌更名。未来,京东数科将作为集团整体品牌对外呈现。”

在名字的寓意上,京东金融表示,京东数科,是京东数字科技的简称。之所以进行更名,是因为当前集团除了数字金融业务之外,还推出了京东城市、数字化企业服务,智能机器人等业务。我们对于数字业务边界的拓展,早已超出了京东金融原本的范畴。而纵观公司所有业务,其本质都是基于数字,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去优化用户体验、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所以说,数字科技更能体现集团整体定位。

事实上,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也曾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不再做金融”,对于该表述,当时市场争议不断。

“虽然在战略转型,但京东金融也不会放弃拿牌照。” 陈生强之后表明京东金融不会放弃拿牌照,市场对于京东金融不做金融的理解才不再模糊。“没有牌照,无论是基金、支付还是小贷,所有的事情全部做不了。”

京东金融在改名之际也再次声明,虽然进行更名,但数字金融业务未来仍会是整个集团的重要板块,“我们会不断积累相关的能力,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在依法合规下开展业务。”

京东金融战略转型并非独家,去年初,蚂蚁金服宣布未来只做tech,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牌照只是其锻炼techfin的试验田。

蚂蚁金服向金融机构提供理财平台和AI(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上的金融机构不再只是金融产品的后端提供者,可以利用蚂蚁金服提供的用户连接、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等一系列算法工具,构建直连用户的自运营模式。

近两年来,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扛起科技大旗,重申其起家之本。

之所以发生上述转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近两年金融监管趋严;另一方面,科技属性能够增强一家企业的资本估值。

BATJ最新估值数据显示,百度金融约为224亿-240亿元人民币,蚂蚁金服约为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光大证券给腾讯金融及云业务的估值为7200亿元,京东金融达1650亿-1900亿元。

对于京东金融之外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更名表明京东金融战略转型的决心程度,但是,其金融光环能否褪去,一则要看其金融的业务营收占比;再则要看其金融之外的内在科技发力如何。

目前,京东金融旗下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如果京东金融凭借京东白条、京东支付、京保贝和京东财富等金融业务,业绩表现不可谓不亮眼。

券商中国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京东金融的营业收入为103.3亿元。消费金融板块占比51%,支付业务营收占比15.49%,供应链金融占比14.52%,财富管理占比11.91%。

对于金融金融战略回撤,京东金融的高管在公开场合也都并未逃避。京东金融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此前曾向《财经》记者表示,京东金融做了四年金融科技业务,一开始发展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再往前走会进入到不属于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在一些能力上一定比不过银行。

“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后,就朝着符合自己的利益方向发展,这也是京东金融从AI行业吸引顶尖人才的原因。” 谢锦生坦言。

不得不承认,京东金融在科技输出上也着实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某业内人士表示,京东金融主要靠自营金融产品阶段形成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白条风控能力,根据银行需求做金融场景下的科技能力输出,同时将资金和资产端转移给金融机构。

进入2017年,BATJ分别与农行、建行、中行以及工行等四大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金融与工行推出了“工银小白”“无人贵金属店”产品。

依靠计算能力、行业背景知识,京东金融城市计算持续发力,据《财经》记者了解,京东金融城市计算瞄准智慧城市,进行to G to C(对政府后对个人),作为系统科技工程下的布局。

(来源:财经;记者:张威)

(编辑:见习编辑,吴桂兴)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