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审万件金融案件 这个离监管最近的法庭 成了风险监测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北京报道
2018-09-27 07:00

北京市西城区广成街4号,由于金融类案件的集中,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专门在此设立了一个派出法庭——金融街人民法庭,负责辖区内涉金融的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和网络执行。

2018年9月26日,金融街法庭进驻一周年。这个法庭方圆1公里范围内,汇聚了“一行两会”和近2000家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及国企总部,资产规模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40%。

近年的金融创新热潮下,一批新型金融业态涌现,反映到司法审判活动中就是法院受理的涉金融案件呈现较快增长。比如金融街法庭2016年新收民商事案件9636件,2017年新收案件10157件,2018年1-7月新收案件13490件,收案数量不断攀升。

案多人少是法院普遍现状,金融街法庭更是如此。一方面金融类案件更加专业,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知识;另一方面,大量的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关系明晰、认定事实标准明确、裁判尺度相对统一。

为此,在“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金融街法庭庭长刘建勋的带领下,该庭探索出了“模块化审判”和“要素式审判”的工作方式。

年均结案超过1万件

数据显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末,西城法院共受理各类涉金融案件25153件,其中刑事案件30件,民商事案件17069件,行政案件92件,执行案件7962件。

“在上半年结案高峰期,我们团队要同时接待几十名到庭当事人,同时安排上百件案件开庭,审判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庭‘模块化审判标准’和‘要素审判方式’的有力支撑。”金融街法庭副厅长童飞表示,金融街法庭专门审理信用卡纠纷的速裁审判团队,2017年全年审结案件790件;2018年上半年,该团队共审结案件3210件。

金融街人民法庭自2014年起就开始探索建立“模块化审判标准”,将案件从收案、送达、调解到庭审、裁判、归档的每一个流程都清晰地划分成不同模块,模块内制定统一、规范、可操作的工作要求,为审判人员完成大量常规性、基础性工作提供具体指引。

采用模块化审判工作标准后,金融街人民法庭连续三年年均结案超过1万件,每个审判团队年均结案超过1500件,实现了以全院不到5%的员额法官,审结全院20%以上的案件。

2018年,该法庭将“模块化审判工作标准”进行二次细致分解,从各个审判模块中提炼出作为审判工作重点的“要素”,围绕“要素”推进各项审判工作,提高审判效率。

童飞表示:“目前在我庭,案件类型化程度高,80%的案件为信用卡纠纷案件和金融借款纠纷案件,为大范围的推行要素式审判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比如,针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厘出授信额度及期间、借款金额及期限、支付及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13类要素,在开庭前、庭审中、裁判文书制作等关键流程节点,针对要素开展审理工作,快速明确案件争点,进行标准化处理,简化审理流程,实现简案快审,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法律文书处理工具,实现了类型化案件的批量处理,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和规范化程度,更提高了审判团队对大批量案件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据介绍,金融街法庭有一个自建的文书模板库,模板数量达到几十个。不仅有针对涉刑案件、裁驳案件、撤诉案件等不同情况的文书模板,甚至针对不同银行推出的不同金融产品,根据特定金融产品的详细要素,也有量身定制的模板,大多数情况下,法官只对其中的变量数据进行简单更换,就可以出具新的文书。

抽取核心要素,固定裁判思路,形成了一套“统一裁判思路”,还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同案不同判。

打造“三大平台”

“金融街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人民法庭在发挥审判职能、进行风险预警、助力金融监管等多个方面,承担着独特的使命。”因此,按照西城法院院长蔡慧永对其定位,金融街法庭是“三个平台”,即“金融审判实务平台、金融司法研究平台、金融风险信息发布平台”。

西城法院副院长李艳红表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西城法院审结、执结各类金融案件20731件。其中,审结涉金融民商事案件14523件,案件标的额达77.53亿余元。

李艳红表示,在高效审理案件的同时,金融街法庭还成为了金融风险监测点。将审理案件中发现的涉金融风险,依据其具体情形,分别向刑事犯罪侦查机关、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自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消费者进行通报或发布。

近几年来,西城法院受理的涉金融案件,往往并不单纯地表现为民事案件、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同一事件引发的案件性质交叉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例如,在银行起诉信用卡持卡人要求还本付息的合同案件中,既存在信用卡被他人盗刷,持卡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且不同意还款的情形,也存在持卡人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再如,金融消费者在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又向监管机关提出投诉,要求监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并提起行政诉讼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为了衔接刑事民事交叉、行政民事交叉的案件,西城法院建立了“大金融”审判格局,在金融街法庭建立了涉金融刑事、行政审判工作室,网络执行工作室,便于其他审判部门的涉金融专业审判团队就地办公就审。

去年10月,互联网法庭在金融街法庭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内外网数据交换、远程音视频互动、语音识别转换文字、电子签名等信息化功能。大量案件通过智能化的互联网法庭进行远程视频审理,不仅加快了案件审理流程,还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