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端口费的贝壳新房 靠什么角逐10万亿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9-28 07:00

“我们跟友商最大的差异,就是我们不收任何端口费。”贝壳新房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潘志勇近日表示。

作为贝壳找房上的重要业务,贝壳新房目前已经覆盖约400城市,提供6万个以上楼盘,并利用VR、航拍等技术全方位提升用户在线看房体验。在交易规模达十万亿的新房市场,这种“硬件”条件足以赋予贝壳新房强大的竞争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过去几年来,新房电商一度声势浩大,但发展相对缓慢。从业者也对新房电商的传统商业模式做出深刻反思。

如今,贝壳新房依托贝壳找房平台强势杀入这一市场。不仅商业模式不同,其特有的VR、航拍等技术优势,以及一二手联动效应,都将为市场带来变革的基因。

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从成交中“找生意”

对于房产这个高单价、低频次的交易品种,房地产电商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提升线上看房体验。这就要求平台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

贝壳新房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技术层面。基于空间感,全方位提升在线看房体验:1、通过VR看房,解决传统2D(文字+图片组合)看房缺乏空间感的问题;2、利用航拍、动态图片呈现,提升周边环境和区位的动态展现;3、将VR、航拍规模化、体系化地应用在整个平台上的房源中,让线上成为消费者看房、选房的主流渠道。

这源自于贝壳找房平台特有的技术优势,而贝壳新房还基于新房交易的特点,将其进行强化,潘志勇表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就是着力于优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他透露,在当前贝壳新房成本结构中,技术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之一。“主要的投入在技术上,技术上的投入体现在人上。”他表示,目前贝壳找房还在找关于算法、IOS研发等方面的人才,且这种投入还将持续下去。

潘志勇还透露了贝壳新房在产品研发上的进展和目标:第一阶段,将流量变成销售线索;第二阶段,把销售线索转化为到访量;第三阶段,促成成交。

在贝壳新房的业务重心上,之所以着力促成成交,是因为贝壳新房的收入主要靠交易效果付费,从成交中“找生意”,而非传统的端口费和广告收费模式。

潘志勇还指出,在区域布局上,贝壳新房会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发展,他解释,“一线城市的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开始向存在市场倾斜,而在二三线城市,仍有很大的新房市场空间。”所以,未来贝壳新房的业务重点会向二三线城市倾斜。

他还透露,贝壳新房希望在三年内做到2000亿左右的线上引导交易规模,对照10万亿元的新房市场,这个目标似乎并不高,但如果对照房地产这个从未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这个目标又显得充满挑战。

发挥一二手联动优势 打造交易闭环

过去多年来,新房电商一度声势浩大,但相比实物电商实现的飞跃性发展,房地产电商发展相对缓慢。

潘志勇认为,有三个行业在电商领域发展特别慢,分别是生鲜、汽车和房产。其中,房产电商发展缓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没有办法在线上做闭环。虽然看房环节越来越趋于线上化,但无论看房还是交易需要在线下进行,房产电商不能实现线上的交易闭环。第二,与传统商品不同,房产交易属于高单价、重决策商品,在贝壳找房的平台上,单套房屋平均交易价格在130万元左右。这是导致其无法在线上完成交易的原因之一。第三,交易频次低。我国平均换房周期在8年左右,这使得销售人员很难在8年内对客户做充分的维护。

潘志勇认为,尽管有着上述客观障碍,但新房电商仍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挥价值。据贝壳找房用户数据显示,用户在首次线下看房前平均在线上浏览信息达90天,达成成交前,用户至少要看约40套房子才能作出选择,用户对于线上平台依赖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一二手房的联动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这同样也是贝壳新房的优势。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1个城市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但从全国来看,2017年全国房产交易市场在16万亿左右,其中新房交易规模在10万亿左右,仍是市场占比最大的部分,且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存量市场的崛起,也意味着同时考虑一二手置业需求的用户会越来越多。贝壳的用户数据发现,有60%-66%左右用户在购房时同时考虑新房和二手房。从消费习惯来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快速向线上转移,一个能囊括一二手房产的房产平台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贝壳找房恰恰能提供这种需求。

潘志勇坦言,目前,在海量数据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贝壳新房的另一个挑战就在于“匹配”。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有6亿的消费者和20亿件商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在做消费者和商品的匹配。对于贝壳新房而言,如何把市场上7.5万个楼盘和用户的购房需求做匹配,如何将互联网对消费者的洞察转变为最终的销售额,将是最大的挑战。

贝壳找房副总裁、贝壳新房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潘志勇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