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委书记谈转型:金融海啸后为何经济能上一个档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弘禹 广州报道
2018-09-30 11:34

“2008年金融海啸,东莞最惨的时候出现负增长,有一个季度是-2.3%,但也是因为那一轮危机带来的压力、痛苦和艰难,最终推动我们经济上了一个档次。”9月29日的2018年东莞市企业高质量倍增成长沙龙上,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如是说。

紧接着,梁维东话锋一转,又说,现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只要坚定不移往实体经济、往先进制造业的方向走,东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景象将在这一轮压力中逐渐呈现出来。

一直以来,梁维东被认为是一名“深谙工业经济”的干部。梁维东此前曾任东莞市长,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佛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佛山市顺德区委书记、顺德区长等职。而东莞、海南、顺德,再加上中山,即为当年名震一时的“广东四小虎”,也就是说,梁维东是少有的当过其中三地“一把手”的干部。

当日,梁维东在阐述东莞未来发展思路、政策重点的同时,也分享了有关当前经济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诸多看法。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梁维东的判断是“复杂多变”、“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或将不断往更广领域波动、演变,“这一点,要求我们应聚精会神去做好工作”。

“每一个政策都要向高质量方向迈进。”梁维东表示,东莞的思想必须从过去改革开放40年数量型领先,转变为今后发展中必须死死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东莞发展的命脉与根基,如果不向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高质量方向一步步扎实迈进的话,某一天,整个经济的变化将出现类似互联网经济出现后某些领域那样深刻的变化。

同时,梁维东还认为,当前也是东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把工作做好了,新一轮东莞引领发展的态势会越来越强。

这需要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进一步提振高质量倍增的信心和决心;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倍增营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希望广大企业与时俱进,练好内功,增强高质量倍增的底气和基础。

谈到2008年金融海啸,梁维东表示,那一轮危机让东莞从以三来一补、外资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通过近10年的努力,优化为如今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民营和外资各占半壁江山,而且民营税收占主导,以及先进制造业占比已超50%的经济格局。

“2008年金融海啸后,为什么东莞经济上一个档次呢?”梁维东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东莞的市场和政府都开始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做了几十个新型研发机构,一大批企业把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整个科技创新环境得到大力度提升。

不过,如今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点上还有差距,未来进一步聚焦到科技创新,东莞需更多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吸纳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另外,东莞将打造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等能让高端人才进入的场景,形成一个科技转化、应用为主,以及高端人才聚集的全链条的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科技创新环境。

梁维东透露,东莞将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再建同步辐射光源等科学装置,并将联合深圳光明区,共同打造大湾区高端创新大科学装置聚集区。并且,将建设中子科学城、新型大学,以及将要培养18万工程人才等,多措并举提升科技创新环境。

此外,还将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打造“营商环境+1、综合成本-1”的新优势,谋求在新一轮全球营商环境竞争中赢得主动。

梁维东表示,东莞是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如果不继续改革就没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成一句空话。“(政府)不要(和企业)见面很热情,握手力度很大,但后面解决问题力度很弱,说很多问题没办法,这不是东莞的作风”。

“现在是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的时候。”梁维东说。而正是基于上述判断、目标和思路,该市2017年推出“倍增计划”,这项计划一改过去产业政策“撒胡椒面”的做法,而是将人才、土地、金融等资源向全市数百家优质企业倾斜,以及配套一系列降低企业综合营运成本的政策,并不断强化和完善,以期推动这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进而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和优化。

这项计划在今年进行最新一次升级,推出诸如全流程诊断、产业链资源整合等诸多领先性政策,并将覆盖范围扩大至1200家企业,而效果也初步显现,1-8月东莞全市级倍增试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5%;协同倍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1%。

梁维东表示,“倍增计划”是东莞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一机遇的发展方向表达,而从现实效果来看,被纳入倍增计划的企业也已成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对于企业,尤其是倍增企业,梁维东希望能它们能利用好政府政策,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梁维东说,希望企业要敢于主动提升产业层次,珠三角企业比较实在,要多一点想象、理性、甚至野心,把企业想象更加高层次去推动转型升级。此外,他希望企业要主动围绕先进制造业加快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因为现在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对质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几乎唯一途径。

对市场方面,梁维东指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快多元市场开拓,如“一带一路”和国内市场,利用产品质量优势加大开拓力度。同时,也要加快注重走出去和国际合作。

(编辑:陈洁)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