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周期调节:降准释放7500亿支持民企等 不会形成汇率贬值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奇 北京报道
2018-10-07 13:06

10月7日午间,央行决定开启年内第四次定向降准,从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置换MLF,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元。

具体而言,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再次降准置换MLF,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逆周期调节

有心人士应该注意到,9月26日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对下一步政策定调时,增加了“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

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逆周期调节的背景是当前内外部不确定性加大。从外部来讲,中美贸易摩擦有加大的趋势,内部来看,投资、消费都较为低迷。

数据显示,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比1-7月份进一步下降0.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细分项目来看,主要是基建投资和其他类(农业服务业等)投资持续下降导致整体投资增速放缓,基建投资增速只有4.2%。8月消费略有反弹至9%,增速仍然不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未来应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提出了“继续适度实行定向降准”等六项措施。

9月27日,美联储加息,彼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备受关注。当日中国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对是否“加息”明确表态。不过多位分析人士称,年内央行仍存在小幅加息可能,同时定向降准置换MLF亦是大概率事件。

“降准政策可能很快兑现。今年降准政策呈现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而且昨日的国务院文件再次提到完善定向降准政策,所以很可能近期再次降准。”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9月27日称。

支持民营

最终,央行选择在10月7日释放降准信息。央行有关负责人称,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相比此前降准支持小微、债转股,此次降准内涵新增支持民企和创新型企业。这与近期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精神一脉相承。

近段时间,民企融资情况以及一些民营企业的相关言论引发市场广泛讨论和不安。9月底,高层表态称,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通稿对货币政策表述,新增“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的表述,并要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三季度例会: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 支持民企

不会形成人民币贬值压力

此前,市场对降准亦有担忧,即是否会加剧货币流出,从而带来汇率贬值压力?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

他认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年内第四次降准

这已是年内第四次降准。据《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1 月、4 月、7 月三次定向降准,并搭配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4 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其借用的MLF 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机构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偿还中期借贷便利9000亿元后,获得增量资金近4000亿元,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了流动性结构,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关落实情况已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7 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其中,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释放资金约5000 亿元,有助于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释放资金约2000 亿元,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的落实情况已经纳入MPA 考核。

附:央行三次定向降准表述

10月7日,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6月24日,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月17日,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编辑:周鹏峰)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