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风志:投资机构也是创业者 数据繁荣背后更“冷静”
投资机构赚两种钱,一种是赚估值的钱,另外一个赚现金流的钱。在如今的市场行情下,投资赚下一轮的钱越来越难了,这个逻辑已经压力很大了。
中美贸易战和去杠杆金融政策的实施,正在悄悄改变中国投资人的心态。
“投资机构的运营和实业企业一样,投资的过程也是创业过程,创始人也要有创业的心态,如果投资机构犯较多的错误也会被淘汰的。”10月23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8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北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控医疗”)总经理何风志在点评今年中国投融资市场行情时总结并建议,当前的市场下,“为什么这么着急非要投,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多看一会,挺好的。”
北控医疗是北控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与专业投资团队及产业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投资平台,专注于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其主要股东北控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是围绕养老、大健康、医院和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实业运营的上市公司。北控医疗基于对“创新是医药大健康领域的趋势”的判断,去年更多地投向了医药创新领域,“如我们去年投的项目包括CART技术、肿瘤免疫疗法和CDMO的项目和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保险的项目等,”何风志说。
北控医疗之所以对于“医药创新”比较看好,这是基于背后的资本市场的逻辑。过去资本市场“老规则”是看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如很多中药注射液等高利润的企业,获得了很高的估值。“但这几年的市场规则已变了,”何风志表示,如今资本市场已在逐渐回报创新业务和创新企业,比如,恒瑞医药注重研发创新,推出了阿帕替尼等新药,市值最高时达到了2000亿元。仅仅因为Car-t技术的进展,金斯瑞的市值新增200多亿元。“创新是未来的趋势,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何风志表示,但投资创新的赛道也要控制投资价格,盲目跟风投高估值的企业,风险也很大。
何风志认为,就评估拟投资的医疗项目来说,很难简单说技术和团队哪一个最重要。“如同女孩找男朋友一样,找到了明星脸,还需要身体强壮,还需要经济实力雄厚”,很多项目的技术领头人缺乏企业家精神,有市场资源的人又未必懂研发和技术,如团队能够优势互补,则可以组合成好的创业铁军。何风志说,因此项目的“最弱的短板”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领头人要能将其补齐。他举例说,互联网讲究做到极致,一招先,一根针捅破天。而医疗大健康领域的项目运营讲究是一种均衡。对于投资的项目,需要均衡。对于项目创始人来说,补上公司的短板最重要,更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认可。
对比以往的市场,随着中美贸易战和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也在影响着医疗行业的投融资市场。“从很多统计数据上看,今年医药行业的投融资非常好,同比呈增长态势,但我们实际观察却没这么乐观。”何风志表示,很多同行说前几年投的项目投的价格高了,比较后悔。投资机构赚两种钱,一种是赚估值的钱,另外一个赚现金流的钱。在如今的市场行情下,投资赚下一轮的钱越来越难了,这个逻辑已经压力很大了。“投资的本质还是要关心企业未来能产生多少现金流,这个是最基本的,”何风志如此表示。
(编辑: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