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1-02 07:00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称,中国在2018年一年实施的改革数量居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位列今年营商环境改善全球前十。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世界银行的调查结果与上海美国商会几个月前进行的一项调查大致相符,该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有所改善,高于2017年的28%。

中国营商环境的巨大进步被市场的不确定性掩盖了。在过去几个月,由于流动性受到影响,民间舆论认为民营企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这种舆论淹没了营商环境改善的事实。现在,中国正在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意味着他们的营商环境将会继续不断提升。

去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自此中国开始部署加快改善营商环境。

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营商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这两个目标能否实现。依照部署,首先是要建设开放型经济体,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则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的环境中发展、竞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整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世行的报告表明,过去一年中国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落实得比较积极有效,但是,由于其仅仅调查北京与上海两个样本城市,这两个一线国际化城市营商环境原本就相对良好,因此,可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实际进步水平,尤其是大量中西部城市需要更加努力。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最终影响地区发展的进程。

世行的报告也提醒我们,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开放,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这不仅是一个战略目标,也得到了有效的积极的执行。中国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用一位国际投资经理的话讲,就是“当前中国市场面临的不是基本面的问题,而是在去杠杆和贸易摩擦背景下信心的溃散”。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没问题,改革也在加速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应该更有信心面对市场周期的挑战,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此他提出了围绕6个方面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其中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政策举措将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大幅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

当然,目前我国从重视增长规模与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最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会对那些遵纪守法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有用,相反,那些缺乏竞争力或者不合规合法的企业,在一个基于法治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很难生存。这些落后企业的衰败和倒闭,不应该继续归咎于“营商环境”,应该从自身内部找原因。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也对民营经济人士提出了一些期望,希望他们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