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基础设施领域既要补短板又要防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1-03 07:0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供给结构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结合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也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应当说,这些补短板的项目大部分早已确定和安排,不是某些舆论所认为的那样突然提出,希望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短期增长。

中国经济需要补短板的范围很大。首先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动能培育方面,这是最大的短板。其次,在现代服务业和民生急需领域补短板,这需要加大开放力度与财政投入;在推动脱贫以缩小收入差距,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环保绿色发展,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都有大量短板要补。总之,供给侧需要改善的领域比较多,这需要在制度供给方面全面补短板。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从宏观上看,当前经济供给强、需求弱,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加强补短板有利于稳定投资。

《指导意见》是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发挥基础设施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同时,这一过程又能提供新的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短板。

应当说,这些基础领域的投资不像以前那样强调规模和刺激力度,而是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即根本目的是补短板,同时起到稳定需求的作用,而不是主要承担刺激需求的任务。因此,不会重复过去那种“一放就乱”的现象,导致各地大干快上,重复建设。

补短板主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的财政政策包含了在关键的短板领域降低企业税负,同时,落实在基础建设领域补短板。

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各级政府或企业无序加杠杆,补短板必须与防风险结合起来,它不是应急式的刺激,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宏观上讲,要使得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杠杆率过高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债务控增量、化存量工作。对于那些杠杆率较低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应该允许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扩大债务融资,积极有效支持补短板。因此,补短板首先要做的就是“量力而行”,与防风险结合起来。

当然,很多人可能认为,补短板与防风险的结合会陷入“既要……又要……”的尴尬,出现执行难的问题。事实上,正因为中国没有适应“既要……又要……”的要求,才会长期存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既要……又要……”就是要求在合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与主动性,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一会儿放纵,一会儿严厉,无法建立正常的运行秩序。

在合规合法基础上发挥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能动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这实际上是对供给侧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尤其是对于广大政府管理者来说,高质量发展不再是以前那种无限制地上项目、拉投资,而是在诸多约束和规则前提下,用更细致、更专业以及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去完成任务。目前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路径依赖与思维惯性过于强大,还没有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要求。或许,通过这次基础设施领域“既要……又要……”的考验,新的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方式会逐步渗透到政府和市场之中,将有助于中国以更快的效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