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回购计划的微软背影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计骅
2018-11-06 15:27

10月26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股份回购的修订,增加了股份回购的情形,此举被认为是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正面鼓励。

果然这一消息使今年以来不断增加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情形大大增加,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个案出现在几天后的30日,当晚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公司将研究一项规模约为1000亿元的回购计划,占股份比例为10%,如果这项计划得到实施,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股份回购计划,并对股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购作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和维护股价的重要手段,在过去几年中的美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美国有关股份回购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对回购行动在未来中国股市中作用的理解有所助益。

微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将股份回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当时微软的总市值不到1800亿美元,股份总数为97.92亿股,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股价爆跌,微软在2008年第四季度实施了2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较此前回购规模扩大了5倍,微软股价在经历了2009-2010年窄幅波动后逐渐持续上涨,微软的股份回购计划随着股价上涨持续稳定实施,回购规模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2015-2018年回购规模也超过了400亿美元,2007至2018财年,微软共实施了规模达1188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与大规模回购相同步的是市值的大幅上升,到2018年3季度,微软的总市值达到8000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340%,如果结合总股本减少21.54%的因素,股东持有股票价格上涨幅度达到400%。除回购外,微软也加大了现金分红的力度,每年按季进行现金分红,10年来分红总额超过850亿美元。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两项合计超过了2008年公司的总市值,也占到目前公司市值的25%。

与微软的回购计划相比,A股上市公司过往的资本运作计划则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是回购行动在股东层面似乎不受青睐,公司回购的规模与公司数量都处在极低的水平,2018年以前,每年实施公司股份回购的总规模一直在100亿元附近的低位徘徊,平均年回购规模仅为2000万元,用途主要是用于股权激励等方向,几乎没有维护股价的回购行动,除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外,也从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自身股价的看法。

当然,股份回购并非股市上涨的根本性原因,微软市值的大幅提高除了持续进行的股份回购以外,也与公司在2013年成功实施的战略转型有关。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微软2008年以来的最重大转变就是明确了以股东回报作为根本目标的思想,告别了在创始人理想和成熟公司治理之间犹豫徘徊的局面,这种转变对中国上市公司是有重要启示的。多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饱受诟病,但很多批评也未见得切中要害,在笔者看来,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根源,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着所谓的比尔盖茨式的“创业者理想”,这种理想对公司形成理性的战略选择往往并非如初衷般有利,其中的理论性原因已有很多学者论述,这里不做深入剖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很多公司的掌舵者们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当然,前提是那些活下来有资格反思的人们,应当好好制订一份长期的基于股东利益的战略计划,最起码以维护包括自己在内的股东利益,而不是凭借激情将所有股东的利益置于冒险之中。

回购当然是重要选项之一,前段时间兴业证券做了一份关于A股公司回购总规模的预测报告,报告指出可能有超过2万亿元的资金能够用于股份回购,我不想对这个数字进行评价,只是对股份回购的情景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能够进行股份回购的公司应当满足几项基本条件,即现金流充沛,股价明显低估及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说实话,目前能够满足这些基本条件的A股公司数量并不多,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平安作为一个十分合格的公司能够第一个发布类似公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平安被赋予了重要意义,与2008年的微软类似,这个意义既包含了公司治理结构转型的想象空间,也包含了大型公司战略转型的机会空间,对此,我们实在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赞扬。

但是,提示仍然是必要的,那就是,中国平安的回购不应当只是暂时性的,而应当是持续性的,不应当是简单维护股价的,而应当是结合战略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