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全球化的下一个挑战:研发逻辑重构与IP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骆轶琪 深圳报道
2018-11-14 10:52

中国游戏厂商若再不加紧构建情感类游戏的研发能力,将失去一个很大的机会。

在世界上占据近三成收入份额的中国游戏产业,在内外部环境复合影响下,亟待研发和运营思路重构以谋求更多机遇。

包括《纪念碑谷》《旅行青蛙》在内的海外游戏进入中国,带来一股情感类游戏之风。在游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当下,足以引发更多思考。

作为高交会的一部分,近日举行的Casual Connect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创梦天地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高炼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记者采访时便表示,在中国游戏走向世界过程中,游戏开发者常用基于数字模型进行研发的路径需进行改变,这带来新的挑战;如今游戏用户更加细分,游戏带给玩家的体验也不再单一,如何适应性发展或将成为下一个机遇。

而以迪士尼为代表的IP类游戏长青,反映到中国市场,高炼惇则认为,“中国的国漫制作水平只要出来了,加上本身的文化底蕴,再加上现在的市场冲击,我敢说在未来20年内,中国的漫画或者中国的IP,应该会是全球重点之一。”

全球化挑战

国内游戏业监管趋严、人口红利渐失的当下,越来越多游戏企业选择加速出海。

长江证券分析师王傲野指出,目前国内手游规模高增长时代结束,从2018年开始,手游行业增速换挡,迈入平稳增长阶段。存量市场之下,出海寻找红利成为必然选择。而在近期的公开场合或财报中,多家上市游戏企业均表示了对海外市场加速发展的态度。

成效也渐显。根据App Annie的统计,2018上半年中国游戏在美国下载量近2亿次,中国游戏公司在美国收入突破6亿美金,同比增50%以上;国产游戏在日本下载量达3500万次,中国游戏公司在日本收入达4亿美元,同比增30%以上。高炼惇介绍,2018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在中国游戏走向海外,海外游戏也走进中国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游戏市场迎来新的挑战因素。

演讲中,高炼惇指出,中国游戏行业5.3亿用户的庞大基数下,用户越来越成熟,未来几年将迎来包括沙盒、体育等细分市场的崛起;而这占全国38%比例的人群将从线上游戏市场走向线下,这是前所未有的经历;同时欧美引进游戏带来不同于过往数字模型的游戏制作方法,玩家对于情感游戏的诉求带来新的开发能力考验。

采访中,他进一步分析,“今天中国游戏开发者已经具备制作3A级的能量,但是从创意角度看,我们一直没有深挖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戏板块,但绝对不是最强的,我们还没有完全发挥出能力。”

而在对游戏的情感满足诉求之下,固有的数据模型游戏制作方式难以支撑“情感”这一难以量化的指标,且情感消费方面尚不具备足够的AI和数据进行推演。“现在有些游戏发展得不太好,这和外围因素没有关系,主要是开发者有没有了解到中国用户的改变,中国用户从数值模型改变为需要体验、情感游戏。”高炼惇表示,如果中国游戏厂商再不加紧构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会失去一个很大的机会。“这不是说中国游戏产业就不行了,只是在新形态的游戏体验上,中国游戏厂商、制作厂商未必会吃到这个红利。这反而是最大的挑战。”

在他看来,“一般来说都是先由海外游戏进来,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的。这是一个循环,至少3到10年。因此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对海外也好,对国内也好,如果想快速在这个改变上获得红利的话,最好的方法是自研。之前中国厂商面对的挑战只是在技术、知识层面,但情感是很难研究的,你可以用两年时间追产量,但很难追产能。这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变化。”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游戏厂商出海的难题依然存在,主要包括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和习惯差异带来的游戏设计思路差异;以及渠道搭建推广的支持。

高炼惇指出,国内和海外的互联网结构、用户行为非常不一致。“现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一定不一样,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这一套数字模型如何融入到海外的互联网结构,还有体现在海外的用户行为上。这也是我所了解的,出海厂商共同面对的问题。”

易观智库游戏领域分析师董振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出海的初期,选择合适的海外发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影响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一大竞争因素,企业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更换合作伙伴的时间以及资金成本都较高。

“无论是委托代理还是联合运营的模式,游戏研发商都需要根据自身实力以及海外市场情况进行恰当选择,并逐步提高自主运营的能力,逐渐发展成为立足全球化视角,兼具自主研发和全球化运营的综合性企业。”他续称,西方国家更倾向于体育竞速、个人英雄主义的内容与风格,而我国是以传统的仙侠武侠方式见长,适合的游戏类型及题材也是对游戏企业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IP游戏的研运

国内游戏版号审核的严格同时带来另一个思考,即如何有效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在这其中,IP类游戏就具备较好的基础。

从海外游戏厂商发展来看,一个突出案例就是迪士尼。华特迪士尼(中国)移动游戏负责人Greg Chang在演讲现场分享道,在他看来,成功的IP要有好的故事,好的普世价值,可以让很多人认可、喜欢的故事和价值才能一直传递下去,并让普罗大众喜欢。

“迪士尼创造新的故事、新的内容,很多时候不是考量会不会爆,或是怎么样设计才会爆,重点是这个故事有没有趣,传达的价值有没有意义,是不是符合大家想的。如果都符合的话,东西出去自然就爆了,我觉得IP爆不爆首先是把IP的内容想清楚,后面自然就会发声。”他如此认为。

对于如何让IP的价值延长,Greg Chang介绍,迪士尼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电影是IP驱动的引擎,很多IP都是从电影内容创造出来,除了电影以外我们会创造电视剧、漫画,会在乐园里创造不同的东西,会有各式消费品、游戏等等,通过这些衍生品设计,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合作,让我们的IP可以延展数年或数十年,我觉得这或许是延长IP生命的方式。”

对此,高炼惇尤其提到,往往很多开发者会面对一个陷阱,觉得IP只是吸量的作用,其实绝对不止。一个游戏拆分开来是三件事:吸量、留存、变现。一个IP对这三点都有贡献。“很多人没有继续玩一款游戏是因为玩不懂,会觉得这个游戏太迷茫了,不知道干什么。但是用IP,其实就是来降低这个迷茫的状态。”

很多游戏做IP并不成功,其根本在于没有忠于原著,这直接导致用户留存和变现难以实现。此外,他指出并非所有IP都适合做成游戏,特别是在角色扮演游戏、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卡牌等游戏类目中,可选IP实际上较为局限。“这三种游戏需要IP本身有巨大的世界观、巨大的场景、巨大的人物设计,但往往无论漫画、电影还是电视剧IP,都有两名左右主角,但有十个主角的电影或漫画是不多的。”

董振则认为,从事游戏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自研能力或产品筛选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研发方向或产品代理计划,并对产品类型、题材等元素具有优秀的鉴别和调优能力。不要盲目跟风IP效应,对于企业而言,IP的培育与形成时间较长,并且一款好的IP是经过打磨的,目前市场上普遍充斥着一些劣质IP。IP的核心本身并不会对产品本身的玩法以及核心因素造成影响。

相比之下,具备IP变现能力的游戏多来自欧洲和日本,这些地区和国家历史往往悠久,与中国不谋而合。这也是高炼惇认为,国漫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所在。

(编辑: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