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解密汽车金融行业要点:《2018中国汽车金融年鉴》正式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左茂轩 广州报道
2018-11-17 09:41

2018年汽车信贷渗透率可达43%,金融科技助力行业升级。

11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策划编撰的《2018中国汽车金融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在2018(第九届)中国汽车金融年会上正式发布。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中国汽车金融》主编王丹妮从拐点、洗牌、破局、科技四个维度,重点梳理和盘点了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及汽车金融行业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及整体状况,对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及汽车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2025年90后汽车消费占比将有望达到54%

从2009年开始,中国跻身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全年产销量从1000万辆直逼3000万辆。进入2018年,狂奔了十年之久的中国汽车市场,疲态尽显。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6月-10月,乘用车销量连续5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10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负增长达13%,1-10月份累计销量同比负增长2.2%。中国车市正在走向新的拐点。

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新能源车却表现强劲。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2018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2.5万台,同比增长近1倍。这个数据已经大幅超越2017年的全年55.6万辆销量。乘联会预测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将突破9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将可能突破100万辆,达到110万辆。

二手车市场也表现喜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02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达12.9%,整体已超2017年全年交易量的82%。预测2018年中国二手车销量可达1400万辆。

《年鉴》指出,国内市场到2025年时,90后汽车消费占比将有望达到54%,成为市场中坚力量,80后降至25%,70后将会降至9%。这意味着,未来十年,90后将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

而90后对信贷、二手车、新能源车的较高接受度,将直接影响汽车信贷消费渗透率和直租、以租代购渗透率的不断攀升。据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预测,2018年汽车信贷渗透率或达43%。

线上+线下,打造生态闭环

2018年是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调整之年。汽车市场的低速增长,正悄悄改变着市场格局。

汽车经销商在2018年深陷卖店、退网、转型的泥沼中。庞大集团多次通过“卖店”和股权转让出售旗下资产,甚至被爆陷入资金链危机;亚夏汽车在5月份“卖壳”后,花了185亿并购中公教育,朝着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转变。

部分快速扩张的二手车、新零售、电商等线下体验店也感受到压力:人人车关闭城市业务数量达两成,大白汽车大规模优化店面布局,易鑫也在收缩加盟店的规模。

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传统车商、互金平台及汽车金融资产端平台开始全速加码汽车金融。2018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公开了最新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名单,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银行业共有机构4571家。《年鉴》显示,这4千多家机构按类别分有22类,其中有17类在玩消费金融、汽车金融。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趋严,使得汽车金融行业加速进入洗牌期。

《年鉴》指出,随着汽车市场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感觉到新车贷款业务“天花板”的汽车金融公司积极转型,或尝试做多品牌业务,或把目光瞄上二手车金融。

不过多品牌业务上除上汽通用金融、奇瑞徽银金融等,其他家业务量都不大或并不积极拓展多品牌业务。各家在二手车金融业务上虽表现得跃跃欲试,但限于渠道窄(大多数为本品牌的授权经销商)、监管严、产品不灵活等因素,大多成绩亦是平平。

而拓展服务范围转型出行服务、延伸汽车金融服务链条,显然更能发挥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增加利润点和客户粘性。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平台也在致力于向出行金融服务商、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发展与转型。各玩家都在积极涉足汽车交易、联通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选车、销售、金融、售后维修、保险等全流程服务,打造汽车金融生态闭环以构建竞争壁垒。

如上汽通用金融要从“传统汽车金融服务商”向“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转型;灿谷也要做“客户全生命周期开发”。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银行选择发力布局汽车金融全产业链,如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大银行选择围绕汽车产业链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来谋求收益;宁波通商银行、九江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商行更多是深耕某些汽车金融领域和区域市场;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也瞄准了汽车金融市场。  

争相布局低线城市

“渠道下沉”是2018汽车市场的关键词,堪称各大厂商和金融机构攻坚市场的重头戏。

主机厂商方面,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一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三四线及以下低等级城市开始成为大多数主机厂商的“角斗场”,“千县万乡”成为汽车市场新的销量增长点。上汽、北汽、长安、东风、广汽等国内一线主机厂都纷纷成立了各种形态的“新渠道部门”,开启了渠道下沉的网点布局战略,以求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

从消费者贷款购车可选择的渠道来看,不同于一二线城市主要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三四五线城市越往下4S店布局越少、更多是一些汽贸店和二网车行,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虽在加快业务拓展,但基于成本、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较难将业务进一步下沉覆盖,这正给了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参与者机会。

相对于传统的分期购车交易,以租代购等分期购车,以更低的首付和灵活的分期方式,主打很多3-5线城市,适应的用户群体相对传统平台交易用户更次级,提供的车辆也更为低端化,覆盖的用户群体更广。融资租赁公司、汽车电商、互联网金融平台、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都在强势介入三四五线市场汽车金融业务。

与此同时,毛豆新车、大搜车、花生好车、妙优车等汽车新零售,致力于建线下店;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优信二手车等二手车电商,不约而同地选择放弃以往热衷的“广告战”,开始加速“线上+线下”的业态融合,掀起了重资产布局线下业务的新热潮;灿谷、长安新生、美利车金融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崛起;比亚迪汽车金融、华晨东亚、广汽汇理、北汽新能源、什马出行在新能源汽车金融领域“跃跃欲试”。

金融科技助推汽车金融行业升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放之汽车金融领域同样如此。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已渗透到汽车金融行业各环节,利用科技手段优化产品定价、简化业务流程、识别优质客户、提高风控能力等都可以大幅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从而实现汽车金融产品全面化、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在获客及客户跟踪服务、二手车评估、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管理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应用金融科技,可以大大改善了服务品质,令消费者有更好的购车体验。放眼望去,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推动汽车零售的升级,助推汽车金融的发展。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在FinTech方面开拓新领域,通过技术手段,把各个业务环节打造为一个创新体系;上汽财务拥有优质的大数据、风控及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华晨东亚汽车金融全力打造数字化平台,将客户获取信息、申请贷款、查询流程以及贷后服务等纳入一站式服务系统;广汽汇理从2017年开始大力推动数字化建设,陆续推出了E站专享、快审通、微信自助贷后服务等多项线上便捷服务。

通过产品创新、授信流程优化、运用科学风险量化模型及大数据策略等举措,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整体系统自动化审批占比达67%,其中二手车业务自动化审批率达59%;中国银行利用实时分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内外部数据,通过对客户、账户和渠道的综合分析,对客户画像体系、线上化分期申请系统、智能化的自动审批系统等方面进行完善;光大银行进一步加强系统与汽车主机厂、监管公司系统的对接;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来辅助进行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做好风险预警与监控工作。通过以上三方面布局,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线上融资。

同盾科技、谷米科技、赛格导航、中瑞金服、车e估、天易科技等一批科技公司的崛起,为金融科技在汽车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能。

会上发布的《年鉴》是PPT版本,会后,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将把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编撰,并刊印成册。

 

作为专业财经商业类媒体运营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2010年正式启动中国汽车金融“金引擎”促进计划,成立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出版《中国汽车金融》专刊,进行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成立中国汽车(金融)俱乐部和中国汽车(金融)50人论坛,致力于为推动中国汽车金融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

2014年出版国内首份关注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发展轨迹专业报告——《中国汽车金融10周年发展报告》,成为汽车金融从业人员难得的工具书;《中国汽车金融年鉴》是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15年开始,以一年一总结的形式奉献给中国汽车金融事业的又一力作。

“2018(第九届)中国汽车金融年会”上还发布了《2018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和《2018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监测报告》,召开了第五届中国汽车(金融)50人论坛成员会,成立中国首个汽车金融反欺诈联盟,揭晓了2018中国汽车「金引擎」奖之汽车金融服务类和精英座驾的评选结果,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编辑:周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