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过去的“双11”和“黑五”,王明强心情颇为激动,作为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的总经理,他惊喜地发现,这一以国外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B2C电商平台正从过去偏重“长尾商品”转向主流消费品,欧美等主流市场均出现了翻倍的增长。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制造业的升级以及品牌的成长正在改变着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认知,扫地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接受度和用户粘性不断提升,出海的电商平台承载着这些积极变化,后者也为其进一步成长打开了一片蓝海。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早年间对海外用户的一味迎合,具有很强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商品也搭载着电商平台纷纷走出国门,并在海外备受青睐。
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电商平台正在形成全球领先的地位,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此过程中,需要破解国外的物流、支付等瓶颈。
12月4日,王明强在杭州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指出,此前卖往全球的大多是一些中国制造的品类众多、相对于海外比较稀缺的“长尾”商品。
这是由于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最丰富的产业链,“一开始很多产品只能在中国生产,这成为跨境电商平台早期销售的重点。”
这种商品主打性价比,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不同于传统的大宗B2B出口贸易,这类商品涉及林林总总各种领域,但批量并不大。
而今年的一个重要趋势则是,不只是这类商品好卖,在主流价格段的中国商品成为销售的热点。
“以前一些商品在十几欧元、十几美元时好卖,现在上百美元、上百欧元的这些商品越来越多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一些更主流的中国商品,比如手机、流行电子产品、服装、鞋等商品正在快速增长。”王明强说。
扫地机器人品牌ILIFE对此感受颇深,其海外市场负责人查雅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来,该公司的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迅猛,其公司将主力放在了线上,目前线上销售渠道占比达到六七成左右,公司正在根据海外用户的习惯打造互联网品牌。
根据速卖通数据,“双11”和“黑五”期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在海外销售额增长迅速。“双11”期间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增长近半,其中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蓝牙音箱、机顶盒、投影仪等成交增长迅猛,华为、amazfit、aqara等中国性价比品牌深受海外买家欢迎。
黑五的成交额更是同比去年翻了两番。智能手表、手环、充电电池、无人机、LED电视、机顶盒等最受欢迎。其中,3D和VR眼镜的订单数是去年的30倍,3D摄像机成交额增长20多倍。智能手表卖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6倍。
王明强指出,这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加速,这种升级正在快速地被欧美主流国家的用户所认知和接受。
他表示,从供应链上看,中国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的商品,此前海外大牌的贵重商品其实也很多是中国OEM代工的;不过此前全世界对于中国商品的认知较为片面,而如今,这种认知正在发生重要的改变。
随着中国制造的升级,商品品质的提升,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主流商品的认知度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接受度不断提高,并产生了用户粘性。
王明强表示,中国出现了很多新兴品牌,很多都是互联网品牌,跨境电商平台正与这些品牌共同成长,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这种积极变化或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打开一片新的蓝海。
当前,跨境电商增长迅速。市场普遍预计到2020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届时,全球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将达到9.43亿人。
出乎众人预料的是,速卖通数据显示,近年来茶壶、筷子、十字绣等中国传统用品在国外销售非常强劲。
以茶壶为例,仅在“双11”这一单品就卖了7万美金,近半年同比增长超过8倍,以色列、捷克、波兰、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增速非常明显,月日均销售增速都在10倍以上。筷子近半年来在韩国、以色列、乌克兰、法国等地也快速增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一平台上开店售卖一系列极具中国文化特点的商品,这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国家博物馆速卖通官方店负责人钟群介绍,国家博物馆文创类商品现在已经通过英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等多个国家语言向22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当前文创中国品牌在国家博物馆、阿里巴巴以及上海自贸区三方协助下完成了资源整合,开始显示出极强的发展后劲。
“现在通过IP授权、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宣传推广为一体,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在销售的同时,也向国内外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展示了颇受欢迎的几款商品,包括采用德国毛毡工艺、带有金玉花纹、聊斋图、元宵图的手袋;带有千秋绝艳图的扇子。
这类产品大都根据当下的潮流元素做了二次开发,比如在传统图画上印上活泼诙谐的“起飞”、“走起”、“玩去”等字样。
钟群介绍,这些文创产品与90多个品牌正在开展合作,推动中国文化与现代商业相融合,比如,与欧莱雅合作,发行限量款千秋绝艳图口红;与肯德基合作推出元宵行乐图全家桶。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这些中国商品在国外颇受青睐,在不少地方成为潮品。
王明强表示,在推动中国传统商品出海时,曾经有所犹豫。
“把什么样的商品更精准地提供给海外的用户?比方对欧洲、美国的用户,我们是不是应该挑一些更符合他们风格的商品?但是,因为中国商品很多元化,我们决定各种方式都试下,后来却发现,很多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商品实际上在西方国家销售都非常不错。这也说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比如,中国风格的衣服和饰品、十字绣、中药除臭的鞋垫和布鞋在国外都销售强劲。
源自中国的电商购物狂欢节“双11”也开始向海外蔓延。王明强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速卖通参与了“天猫双11”购物狂欢,74个国家买家数增长超100%;65个国家的销售额涨幅超过100%,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其中,沙特“剁手党”增加68%,比去年双11多花了131%的钱;韩国买家数和交易额均翻番;23个非洲国家交易规模同期增速也超过了100%。
海外销售分省份榜单显示:广东、浙江、上海位居前三,江苏、福建、北京、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紧随其后。
王明强表示,中国以电商为核心、带动整个社会消费成长的“剁手文化”正在快速的扩散到了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并带来“双11”电商销售的迅猛增长。
电商出海,需要不断完善与其相关的基础设施,而后者往往是制约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比如在物流方面,各个国家物流能力和中国的物流能力差距比较大,海外物流公司能力不强,主要还要依靠当地的邮政系统,跨境电商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支付方面,很多区域目前的支付还是以现金为主。比如中东,印度,东南亚,拉美等地,很多国家,信用卡渗透率还有限,或者当地有分期付款的购物习惯;很多消费者在初次下单的时候都是会担心支付信息的安全问题,支付机构一般在跨境支付中会收取更高的费用。
王明强表示,物流方面,由于涉及国家众多,距离较远,各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物流成本和效率会成为电商的瓶颈。
2013年,速卖通在俄罗斯开展的一次促销活动在一天内产生了17万个包裹,而彼时俄罗斯邮政一天的包裹处理能力大概也只有3万个包裹,这造成大量的包裹积压在俄罗斯海关,极大影响了消费体验。
王明强表示,目前速卖通已在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等地方建立了海外仓,大大提升物流时效,不少城市已经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此外,他们通过合单、专线包机、海铁联运等方式,针对不同国家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他介绍,今年“双11”,其平台联合菜鸟在常态包机基础上再投入40余架次包机,重点覆盖俄罗斯和欧洲等市场,保证大促商品在15天内签收。其中,联合菜鸟投入19架小型飞机和2架747飞机专供俄罗斯,海运班次从每周一次提高到每周两次。
通过搭建欧洲十国无忧线路,保障85%的货品十五日到达消费者。其中,法国10天内送达;西班牙3日内全国送达,核心城市当日达;在波兰推出全新标准运输线路,实现10日达。在中东,通过“石油计划”,跨境订单时效也从30天缩短到10-15天。
支付方面,中国已经在电子支付上走在世界前列,但海外不少国家大多仍比较落后,不同国家的海外用户的支付能力迥异:有的国家能用借记卡,有的连银行卡都没有,只能通过线下的现金支付。不同国家在支付方面也有不一样的政策。
王明强表示,速卖通与蚂蚁金服正在全球主要市场花费大量精力来解决支付问题。目前,在其全球主要市场支付的覆盖率和成功率能够达到90%,这在客观上也完善了部分国家支付的基础设施。
此外,他介绍,该平台正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差异化选品,即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算法技术,挑选出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商品类型,并把这些数据开放给商家,帮助商家更精准地选品,制定服务、价格等相关策略。